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文化”、“课程”、“适切性”三个概念,来看泰武国小如何在巨变中进行学校改造?发现族群文化是每个原住民学校的根,学校里的新生代是族群的苗,如何维持根的稳固苗的欣欣向荣,是文化传承的最大挑战。尤其是面对无情的自然灾害,连生存空间都连根拔起的时候,何处扎根与何处育苗更是艰难。
就像Bryk(2010)的芝加哥公立学校研究发现,一所学校的成功,坚强的校长领导力是相当关键的因素。泰武国小校长接受风雨灾难的“大破”,也利用困境而“大立”。她一路化解部落的疑虑,且努力引进外部支援,以保障学生最好的教育品质为奋斗的目标,在风雨飘摇期照样让教学正常进行,并以最快的速度重建完成。在安顿校内师生的同时,也带着部落一起成长,在稳定发展期与社区携手合作共筑愿景,为部落打造山上旧部落种植咖啡,山下泰小石板屋贩卖咖啡,以“咖啡飘香,乐音飘扬”艺文沙龙赚取部落发展基金,这样锲而不舍来获得部落的支持与信任,把孩子的排湾文化精神重建起来。
泰武国小清楚自己的使命,它订立“把根扎深,把梦做大”的愿景,宣告了学校要走的道路。学校立志要把族群文化找回来,让孩子认识自己是谁,要带领孩子把根扎深。进一步的,要让孩子理解这个世界,再走回部落,改变部落,回应这个世界,回馈自己的部落,要带着孩子把梦做大。于是,教师们自动自发地着手编写一套课程。在民族教育学校本位课程的建构当中,兼容并蓄原住民、汉人甚至外国志工的投入与努力。原住民师生及部落学习怎么看自己、怎么看别人、怎么被看、又怎么看自己的被看;经历辛苦的抽丝剥茧历程,触及原住民幽曲的心灵世界,不过,这样形成的民族教育课程,为孩子写出属于“自己的”课程,将祖先的智慧与面容传递给下一代,也为台湾原住民教育发展立下一个里程碑。
校长认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她的信念是学校不该有落单的学生,也没有落后的老师,更坚信没有人可以把这些学生照顾得更好。泰武国小改造后的教育特色有三:(1)排湾族古谣、木雕及刺绣之传承;(2)特别的“山野学校”及民族教育的实验室;(3)以读与写的奋进不辍来雕塑民族灵魂。校长常勉励老师,带学生就要有信心和气魄,对待每一个孩子都要有高度的期待,老师的心决定老师所看见的学生,老师是要带孩子学习做梦,绝不能没有理想性。
过去体制内的原住民学校教育,毕竟还是以主流课程为主,民族课程为辅(周德祯,2001b),现在的泰武国小在改造的过程中找到一个适切性的发展,一种新的可能,他们发现学校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文化展演,更不是为了凭吊,它有一个清楚的定位:教育是在厚植、深化原住民族创造力与竞争力的基础。“民族教育学校本位课程”是为原住民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化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尽情认识自己的文学、历史、祭仪、工艺、文化创见以及独特的世界观。学校希望为孩子筑起一道彩虹,一头向北大武山延展,学习祖先的智慧;一头与世界联结,让文化产生激荡,迸发出灿烂的火花。
通过泰武国小课程理念的实践,发现教师社群专业发展可以由下而上,由上而下地双向形成。经由这所学校再生的历程,可以看见校长以坚定的信心和不断的沟通实践,建立起学校老师和部落人士的信赖关系,虽经历大自然的考验,却能整合政府及社会力量积极重建,办成一所同时拥有主流教育、民族教育及国际化教育的“加法魔法学校”,学校生活多元丰富、积极正向,让学生能弥补缺憾,迎头赶上,筑梦踏实,而且还能以文化复振加上文化创意产业,带动并落实社区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