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

来源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830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6月28日自15时开始,山西省北部和东部部分地区出现强对流回波,原平、忻州等地小时降雨量约达16mm.并且,一带状强对流回波逐渐形成并自北向东南方移动,当天从下午16时起,太原本场及周边开始有大风天气,17时到20时开始出现局地的暴雨,部分地方出现短时冰雹的强对流灾害性天气,太原、阳曲、小店20时小时降雨量均超过30mm。本场(太原)周围出现短时雷雨大风、暴雨、少数地方伴有短时冰雹的强对流天气,太原市多处路段出现积水,交通受阻严重,机场也停止接受航班。21时之后,回波向东南方移出,过程结束。本文主要对此次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图像资料进行分析,详细分析了太原(本场)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及消失的回波演变特征,并与闪电资料结合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三部分:1.对天气过程开始之前本场周围50公里范围内出现的非降水回波进行了仔细分析;2.对此次对流天气过程中多普勒速度场中出现的逆风区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当地降水情况进行了对比;3.将雷达回波与闪电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场未出现降水前,非降水回波的辐合形势对天气过程的发生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强对流回波中存在逆风区,逆风区位置与暴雨的落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并且逆风区出现时间对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报提前量;结合当日闪电资料,强对流回波带对应闪电发生的高频区。
其他文献
会议
2007年7月28日,黄河三角洲地区出现了雷阵雨天气,局部地区出现了冰雹,造成了利津县两个村的200亩农田出现雹灾。东营市新建设的714CD雷达观测了冰雹云的初始回波及其东移入海的整个过程,并指挥炮点进行了及时有效的防雹作业。本文通过对雷达回波及实时的作业情况的分析,对局地雹云的防御经验和作业方法进行了总结。
本文通过对德州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70cm高度温度与百叶箱温度的差值分析,发现二者差值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08时,冬半年,T70比T150低或接近,在-0.58~0.36℃之间变化;夏半年,T70比T150高,在0.52~0.88℃之间变化。14时,全年T70比T150都高出较多,在1.06~2.00℃之间变化。20时全年在-0.51~-1.79℃之间。日平均温度差值变化趋势与0
从自动气象站数据文件的质量控制实际出发,探讨了应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实现A文件的人机审核,尤其是从人工审核方面,全面概述了月数据文件中的各类问题。
介绍了自动站质量控制软件通过数据审核、定位错误或疑误数据及指导数据文件的维护,达到了业务质量控制的目的。通过人工站与自动站气象要素的缺测率、粗差率、标准率、一致率的分析对自动站数据进行质量评估,提出了图形化数据的直观分析法及进行数据文件的合并方法。
本文从CAWS600B型自动气象站的系统构成和工作原理出发,介绍了CAWS600B型自动气象站常见的部分故障分析排除方法。
随着自动气象站现场校准的逐年进行,在现场校准中逐渐出现一些气压传感器超差的现象,通对气压传感器误差成因分析,总结出两种调整方法,解决了自动气象站气压传感器的超差问题。保证了自动气象站气压传感器测量值的客观性、准确性,使自动气象站在气象观测业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保障自动气象站正常、准确的运行。
利用滨州CINRAD/SC雷达产品资料,对2008年6月25日发生在鲁北沿海地区的超级单体风暴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级单体右前方的低层反射率因子呈现明显的“钩状”结构,弱回波区上方存在强大的回波悬垂,低层存在中尺度辐合现象,中层呈现气旋性旋转结构,风暴顶为强烈辐散。成熟阶段反射率因子维持在60dBz以上,最强达70dBz,相应的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维持在60kg/m2以上,最大值达到78kg/
阐述了区域自动站中心服务器备份系统的建立方法,并详细介绍了数据库维护中自动备份和还原作业、改变数据库名称、添加维护计划等技巧。
新一代天气雷达(简称新型雷达)是当今国际上先进的气象雷达之一,是由众多分机、模块组成的,是集软件/硬件于一体的高精度现代化设备,为此对设备技术保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及时修复故障设备,是摆在全国雷达技术保障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探索高科技条件下新型雷达设备技术保障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手段是新型雷达技术保障实现跨越式的前提。“远程支援“可依靠先进的在线检测技术,采集设备的各种具有某些特征的动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