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足内侧岛状皮瓣逆行转位修复足前部皮肤缺损的术式。方法:48侧成尸足标本,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5侧新鲜足标本血管造影,观测(拇)横动脉、第一跖底动脉、足底内侧动脉深支的外径、分布及其之间的吻合,并对(拇)趾底内侧动脉浅支进行分型,观察足内侧皮瓣内的血管吻合和分布范围。临床上应用足内侧逆行岛状皮瓣多种术式修复足前部皮肤缺损12例,男11例,女1例:年龄12~54岁。皮瓣切取面积3cm×4cm
【机 构】
: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骨科 宁波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足内侧岛状皮瓣逆行转位修复足前部皮肤缺损的术式。
方法:48侧成尸足标本,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5侧新鲜足标本血管造影,观测(拇)横动脉、第一跖底动脉、足底内侧动脉深支的外径、分布及其之间的吻合,并对(拇)趾底内侧动脉浅支进行分型,观察足内侧皮瓣内的血管吻合和分布范围。临床上应用足内侧逆行岛状皮瓣多种术式修复足前部皮肤缺损12例,男11例,女1例:年龄12~54岁。皮瓣切取面积3cm×4cm~8cm×10cm。
结果:(拇)横动脉与(拇)趾胫侧趾底固有动脉、(拇)趾腓侧趾底固有动脉、第一跖底动脉远侧段吻合形成动脉环。(拇)展肌上缘动脉弓和足底内侧动脉深支内侧支在(拇)展肌表面形成动脉网。临床上设计3种术式修复足前部皮肤缺损12例全部获得成功。全部病例随访1—3年,平均2年,全部成活,皮瓣无破溃、臃肿,行走、负重活动正常,足部血供佳。
结论:足内侧逆行岛状皮瓣可设计多种术式修复足前部皮肤缺损,皮瓣旋转点最远可前移至(拇)趾近节趾中点,皮瓣切取面积大、血供好、手术方式简便、切取后对足部血供影响较小,是修复足前部皮肤缺损的理想皮瓣。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NF-кB p65 siRN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为抗血管途径治疗EM提供依据。方法:将EM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组织接种于8天胚龄的鸡胚绒毛尿囊膜(CAM)上,建立EM CAM模型,分设空白组、单纯接种组、阳性siRNA干预组和阴性siRNA干预组。通过Image-proplus软件测量新生血管面积与鸡胚尿囊膜面积比(VA/CAM)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等方法评价沉默NF-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多发生于育龄妇女的一种妇科常见病,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它所引起的痛经、慢性盆腔痛和不育,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同胞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针对内异症的基础研究已发展到分子水平,而其临床诊断和治疗也日趋成熟、规范,因此,本文对近年来众多学者共同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一次审慎的总结探讨,为进一步修订诊治规范时提供建议及思考。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内膜在雌激素产生、代谢与在位内膜及正常内膜存在的差异及其意义。方法:采用RT-PCR检测6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子宫内膜、32例在位内膜组织P450芳香化酶(P450A)mRNA、17B羟基类固醇脱氢酶ⅡmRNA的表达,并与35例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比较。结果:(1)35例正常子宫内膜不表达P450AmRNA,但自增生晚期始有17β-HSDⅡmRNA的微量表达,分
目的:检测神经营养酪氨酸激酶受体TrkB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评价TrkB在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7例内异症患者卵巢异位内膜、盆腔腹膜异位内膜和深部浸润结节异位内膜组织,其中9例内异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增殖期4例、分泌期5例(内异症组)。并收集9例非内异症良性卵巢、子宫疾患(对照组)的子宫内膜组织(增殖期4例、分泌期5例)。RT-PCR技术
目的:探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和腹腔液NK细胞表面自然细胞毒受体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直标法检测20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13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对照者外周血和腹腔液NK细胞表面自然细胞毒受体NKp30、NKp44和NKp46的表达。结果:(1)病例组腹腔液CD56+NK细胞表面NKp30表达量较对照组减少(P<0.05),而腹腔液CDl6+NK细胞表面和外周血表达无显著差异;
目的:探讨硫酸钙/庆大霉素释放系统的释放特点及防治骨感染的有效性。方法:通过体外抗生素洗提和K-B法抑菌环试验,观察其释放规律和体外洗提液中抗生素抑菌活性;建立骨创伤污染动物模型,伤口内植入抗生素释放系统,观察其对污染伤口防治骨感染的有效性。结果:硫酸钙/庆大霉素释放系统抗生素体外释放可达4周,洗提液抗生素体外可有效抑制细菌生长;体内植入试验组织学证实可有效预防污染骨创伤伤口感染,且骨缺损处有修复
目的:通过回顾性比较锁定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的临床结果,探讨锁定钢板治疗是否更具有优势。方法:2006年3月至2009年1月,共计57名单侧孤立的闭合性锁骨中段移位骨折(Edinburgh 2B型)患者接受了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其中17名患者(男10名,女7名,平均年龄31.2岁)采用锁定重建钢板固定,40名(男27名,女13名,平均年龄38.5岁)患者采用普通重建钢板固定。术后门诊规
目的:探讨合并会阴部撕裂的Morel-Lavallée损伤的疗效。方法:2003年3月至2009年6月,收治Morel-Lavallée损伤18例,涉及大转子部(2例)、臀部(2例)、侧腰部(1例)、腰骶部(3例)、全骨盆环(7例)、全髋关节(3例),全部病例合并有会阴部撕裂伤,致男性生殖器缺如(2例)、生殖器毁损(2例),肛门合并生殖器损伤(14例)。主要治疗措施为反复清创、外固定骨盆骨折、负压
目的:观察骨不连接区组织结构和成骨潜力,探索骨端处理策略。方法:选取临床骨不连患者,于术中切取骨端瘢痕组织,按不同部位分为骨断端、髓腔内容物和贴骨瘢痕,分别观察这些部位组织结构。采用免疫组化、Real-time PCR、Westen blot检测相应组织内BMP-2、DCN的表达,通过骨不连与骨折愈合组织、临床患者骨不连患者的骨端陈旧性组织不同部位之间BMP-2、DCN含量的差异,分析骨不连陈旧组
目的:探讨肩峰骨折分型方法的选择及其治疗。方法:自2006年8月至2009年8月共收治肩峰骨折患者14例。男Ⅱ型7例,Ⅲ型4例。依据术前肩关节三维CT检查结果对合并的同侧肩胛带损伤予以全面评估。共5例肩峰骨折属于上肩胛悬吊带复合损伤一部分。其中复合损伤属于①肩峰-肩锁关节-锁骨远端骨折3例②锁骨中段-肩峰-肩胛骨外科颈1例③锁骨-喙突-肩胛盂上1/3和肩峰基底部三部位联合损伤1例。共8例患者接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