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

来源 :2017世界城市文化上海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f08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十多年,中国文化发展最强劲,也是给中国13亿人带来最多优惠和文化福利的新动力就是公共文化.公共文化这是一个非常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大约从2005年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其重要标志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构建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到今天,满打满算,10年出头.这10年,公共文化在中国的投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的GDP,也高于中国的财政总支出.中国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从硬件设施上来说是倍增的10年,成就举世瞩目.可以说,中国的公共文化经历了10年的发展,开始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迈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快速发展的局面.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公共文化的发展形成了中国方案,积累了中国经验,走出了中国道路,展现了中国速度,贡献了中国智慧,惠及了13亿人民.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总任务,规划了分“两步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道路,中国的公共文化作为老百姓生活当中的文化,是老百姓身边的文化,必须通过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构筑起具有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文化自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其他文献
本文拟以土耳其全国高中生“我想象的中国”绘画比赛得奖青年学生组成的中土友好希望之星访华团在北京与上海参观访问为例,来说明城市印象与“人文交流机制”的相关性.
如今,整体性保护的理念已经成为全世界历史保护工作者的共识,对于北京旧城区的改造与更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多倾听居民的诉求,最大限度地满足民生的需求和愿望,鼓励居民参与社区的建设,是历史街区保持活力的关键所在。历史街区是一个活的有机体,既是特殊的文化遗产,又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场所,它的保护和更新,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市场和居民的共同努力。原住居民有参与街区发展的权利,鼓励居民参与区域更新,构建多元主体
城市文学是当代文艺理论的一个考验.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变革及其带来的社会历史文化动荡,已使“城市”及“城市文学”成为一个巨大存在.而一个更重要的事实是,还没有哪个时代面临如此沉重的阐释世界之负,以致在堪称知识理论全球化的情势下,带来自身传统的持续分解.至21世纪,随着“现代性”及其空间叙事主导的西方社会文化理论涌入,“N城记”延展的城市文学版图已成为一个有着先验规定、且内在价值冲突的场域.其“
社会学中的芝加哥学派曾指认出市场(markets)与新闻(news)、屋舍( houses )、邻里(neighbourhoods)与职业(professions ) 4种构成城市的合作行为机制。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城市是个巨大的居住密集的聚落(聚落里各家各户紧密相接);由于过于巨大,以致缺乏在城市以外的邻人团体里居民皆相互认识的特色。”城市交流为二阶价值提供了基础和准备,它们共同保证了城市的再生
梁启超以“美人”比作“文明”,表达了他对中西文化结合交流的乐观前景,而“迎亲之大典”可作抽象比喻的理解,却具体画面化了,所谓“西方美人必能为我家育宁馨儿以亢我宗也”令人产生“西方美人”即实体的西方女人的联想.其实不光在晚清流行“强种”即“强国”的生理学话语的语境里,而且对于鼓吹满汉一家的康有为、梁启超来说,这也未必没有根据.晚清以来中国进入全球秩序,都市大众传媒在叙事、话语与影像方面经历了从“西方
本文主要以侯孝贤导演的电影《刺客聂隐娘》和吴京导演的电影《战狼2》这两个社会反应十分对立的现象分析为个案,通过美学和人类学的分析,力图把握中国当代社会的情感结构,并以此分析当代中国时尚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点。
本文通过对于空间的讨论,人文地理学对于“地方”的理解,链接符号学发展,探讨地方的符号系统建立,并且提出“地方设计”建议,即通过设计方式塑造地方。最后探讨宜兰县的两个案例,分析其中的差异以及意义。
2016年3月-2018年2月,笔者在甘肃省天水市挂职担任市委常委、副市长职务.在2年的工作中,边学习、边实践、边思考,深切感到,天水等西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地区的城市,虽然已经取得,并将进一步获得更大发展成就,但面临的困难不可小视,而且这些困难虽未实质性阻止西部城市发展进步,但使之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依然在拉大.我总结,目前,西部城市面临10个方面的困境问题.
可以将博尼法西奥视为正在崛起的环球城,或者是一个城中的准城市。通过市场营销和城市品牌塑造,博尼法西奥增值显著,带来了巨额的投资,创造了无数工作岗位。事实证明,将“城市”作为一个品牌概念的策略对于都市复兴计划的落地推行十分有效。
本文将分析20世纪文学作品中有关现代历史的矛盾与分歧如何被叙事化和象征化这一问题,并以此作为研究目标.回顾20世纪,殖民地、冷战的历史经验往往通过文本的叙事与象征,更多情况下就是在叙事与象征中留下了诸多的分歧与痕迹.然而这些文本中的分歧一直被归纳在历史境界之内,以至无法对其做出应有的阐释.因此,本文将具体分析这些历史分歧点是如何通过叙事来构成的,进而考证这种叙事化的过程成为解释历史过程有效支撑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