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BRCA1与乳腺纤维腺瘤相关性的研究

来源 :第十届全国乳腺癌会议暨第四届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elian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Purpose Our earlier studies revealed that gain of chromosome 5p was often seen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he gene of SKP2,located on chromosome 5p13,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cell cycle pro
会议
目的 中药配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观察.方法 对19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予以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治疗范围包括整个病灶及病灶周边2cm的范围,分2-30次完成,并同时给予中药治疗.治疗前后化验AFP值、肝肾功能,测量病灶体积,行病灶的多点穿刺病理活检.结果 治疗后1-2周AFP值明显下降,超声回声明显增强.肿瘤体积缩小不明显;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肝功改善明显
目的:讨恶性肿瘤合并结肠或直肠瘘的临床特点以及覆膜金属支架置入术的临床价值.方法:结直肠瘘病例24例,均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肠癌16例(66.7%);胃癌及宫颈癌各2例(8.3%);膀胱、前列腺、卵巢和胆囊癌各1例(4.2%);肿瘤直接浸润穿瘘9例(37.5%);放疗后穿瘘15例(62.5%).患者KPS评分30-60分,中位值40分.术前行CT检查,并经肛门插管造影明确瘘口位置、肠管走向、是否合
目的:探讨介入疗法在腋-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下腔静脉血栓形成、cockett综合征(左髂总静脉受压综合征)的治疗上的应用。方法:对1998年2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25例上述病例进行介入治疗,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术后造影见血管再通,随访后症状均明显好转。结论:介入治疗减少了手术创伤,简化了手术操作,值得临床医生考虑,其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目的:研究介入治疗肝癌所致下腔静脉梗阻的疗效及方法学。方法:患者6例,男4例,女2例,年龄45-58岁,平均52.6岁。临床主要症状有腹胀、腹壁静脉曲张和下肢浮肿等.全部病例均为肝右叶病变压迫侵蚀下腔静脉所致的狭窄阻塞.治疗方法采用先溶栓,而后球囊扩张和内支架植入。结果:例患者狭窄阻塞的下腔静脉均开通成功,下腔静脉血流通畅,压力由术前的4.0Kpa(1Kpa=7.5mmHg)降至2.1Kpa,无严
目的:观察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通过对1998年1月—2002年12月36例直肠癌肝转移病人随访,分析的不同治疗方式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36例肝转移病人中,同时性肝转移11例,术后转移25例.手术+化疗组9例,1、2、3年生存率为77.8%、55.6%、33.3%;介入+化疗组13例,1、2、3年生存率为38.5%、15.4%、0%;单纯化疗组14例,1、2、3年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栓塞术(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行超选择性脾动脉插管,分析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疗效。结果:30例脾亢病人均收到良好的疗效,脾下极动脉栓塞组较脾动脉主干栓塞组术后反应轻微。讨论:部分性脾栓塞是治疗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方法;脾下极动脉栓塞在收到良好疗效的同时可使术后反应有所减轻。
目的:探讨肝脾动脉联合栓塞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0例肝癌并发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的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同时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PSE),观察病人术后脾功能亢进缓解情况、肝功能的变化及瘤体缩小程度和生存率.结果:所有患者脾功能亢进均得到缓解,肝功能恢复快,瘤体缩小有效率达87.33%,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2%、64%、32%.结论:肝脾动脉联合栓塞可以改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MOJ)并发胆源性肝脓肿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6-2006.5间12例并发胆源性肝脓肿的MOJ病例,采取血管性、非血管性等介入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例患者经不同的介入治疗,肝脓肿均得到控制,其中2例死于原发恶性肿瘤的进展,另2例脓肿治愈,经随访仍带瘤生存.结论:针对胆源性肝脓肿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