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研究通过对仓库屋顶采用珍珠岩隔热,仓窗门、通风口采取保温板隔热,冬季通风和硅藻土杀虫剂处理方法相结合.实验结果表明,80多次的虫情检查和记录,实验仓没有发现害虫,而对照仓发现害虫、书虱及螨类,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化学药剂熏蒸杀虫处理;试验仓2004年年平均粮温8.75℃,2005年年平均粮温8.58℃,2006年1-5月平均粮温6℃;对照仓2004年年平均粮温13.33℃,2005年年平均粮温1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对仓库屋顶采用珍珠岩隔热,仓窗门、通风口采取保温板隔热,冬季通风和硅藻土杀虫剂处理方法相结合.实验结果表明,80多次的虫情检查和记录,实验仓没有发现害虫,而对照仓发现害虫、书虱及螨类,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化学药剂熏蒸杀虫处理;试验仓2004年年平均粮温8.75℃,2005年年平均粮温8.58℃,2006年1-5月平均粮温6℃;对照仓2004年年平均粮温13.33℃,2005年年平均粮温12.67℃,2006年1-5月平均粮温9.6℃;试验仓2004年年平均粮温比对照仓平均粮温低4.58℃,最高气温13℃;2005年年平均粮温比对照仓平均粮温低4.1℃,最高气温12℃;2006年1-5月平均粮温比对照仓平均粮温低3.6℃,最高气温14℃;处理仓脂肪酸值变化速率为0.8,品尝评分值变化速率在2.0;而对照仓脂肪酸值变化速率为1.5,品尝评分值品尝评分值为3.0.结合两项技术所长,很好的实验了绿色储粮的目的.
其他文献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中国是农业大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粮食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如何为国家储存好粮食,一直是粮食仓储工作者探索的一门课题.20世纪50年代初储粮害虫防治主要采用风筛、溜、晒等物理机械方法,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防虫效果极差.50年代中期,最先从国外引进氯化苦熏蒸剂开始化学防治,随后又引进了磷化铝、溴甲烷等熏蒸剂,80年代初研究使用了缓释、间歇、
用CO2作气调基质的气调储粮技术是一项安全、简便、有效、卫生的技术.为了突破我国粮食储藏长期依赖磷化氢等化学药剂防治害虫的局面,九江中谷国家粮食储备库于2005年9月开始二氧化碳气调储粮试验.二氧化碳气调储粮就是在气密性良好的仓内(气密性在4分钟以上),充入二氧化碳,并利用环流装置平衡二氧化碳浓度,使之均匀分布,浓度达到35%-75%的时间在15天以上.经过18天的密闭及一年的跟踪检查,结果表明:
充分利用大连地区冬季有限的低温时机,结合密闭防护手段,在高大平房仓中安全保藏水分偏高的国产小麦三年,品质相对优于常规条件下同期小麦.采用环流熏蒸技术确保粮堆无虫,同时加强隔离防护措施防止感染害虫,配合利用"热皮冷心"现象粮堆内部的低温条件,因地制宜,低费用条件下实现科学保粮,达到"一符四无"粮仓先进标准要求.
绿色储粮技术主要有低温储粮、气调储粮、非化学药剂防虫治虫等技术.基层的粮库经过适当的改造和建设,采用自然生态防治及人工生态防治就可以达到绿色储粮目的.
根据"双向通风降粮温、压盖密闭保低温、排除积热缓升温、均温补冷控粮温、保持品质须低温、优良传统加科技"来指导低温储粮技术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只要严格按照这几条来做,可以很好的实现低温,保证储粮的安全.
本文介绍了绿色化学的发展、概念及应用原则.1 讨论了发展绿色储粮的必要性,并从绿色化学的角度提出了绿色储粮的概念和研究方向.
粮食的低温储藏是国际公认的科学、无污染储粮方式,可以实现储粮的绿色化和环保化,提高仓储效益.但是我国在低温储粮方面研究不够深入、应用不广泛.本文通过对房式仓的改造增加仓房的隔热性,利用冬季低温通过机械通风的方法,把粮温降至-5℃左右,因粮食的热容量较大、导热系数低,因此可以较长时间的维持在较低的温度.在粮温回升前进行密闭隔热,在粮温回升时采取内环流的方法,把粮食温度控制在15℃左右从而实现低温储粮
利用地下仓自然低温、低湿、密闭环境,采取有效措施,使小麦常年处于自然低温、低湿储粮环境,达到保质保鲜保水,防虫防霉,实现小麦绿色储藏.
本研究完成了利用浅层地能制冷设备-直膨式水冷机组进行环流降低粮温的工艺设计,并对昆明地区的普通拱板仓进行了保温隔热改造,设计了通风均匀性更好的"圭"字型通风道,提出全仓环流与膜下环流两种降低粮温方式,通过测试,水冷机组达到设计标准,"圭"字型通风道具有较好的送风均匀性.
通过对谷虫净防护剂在南方高温高湿地区的实仓试验,对施用了谷虫净的试验仓与对照仓进行粮食品质、粮堆表面害虫发生情况进行定期检测,发现谷虫净对防治书虱和高抗性锈赤扁谷盗有较好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