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增补叶酸对大气颗粒物致早产作用影响的出生队列研究
【作 者】
:
【机 构】
: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卫生学系,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100191;国家人类遗传资源中心环境和空间流行病学研究中心,北京市中关村生命科学园,102206
【出 处】
:
NCEC2019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发表日期】
:
2019年7期
其他文献
哌嗪(PZ)是大气中检测出的160种有机胺的一种,其水溶液被认为是目前基于胺溶液的燃烧后CO2捕捉(PCCC)技术中使用最广泛的乙醇胺(MEA)的替代品。由于PZ具有较高的蒸气压,一旦被大规模的应用于PCCC技术,会不可避免的排放到大气中。
SO2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它在大气中易被氧化生成硫酸及硫酸盐,而研究表明硫酸盐气溶胶的急剧增长是诱发灰霾形成的关键[1]。外场观测和模型模拟显示SO2在矿尘等气溶胶表面的非均相反应过程可能是硫酸盐气溶胶形成的潜在路径[2]。
Study on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transport mechanism of atmospheric particulates during haze/non-ha
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transport mechanism of PM during Haze/Non-haze periods in Jinhua winter and contribute to the atmospheric science in YRD region,observation and sampli
重污染天气在我国重点区域秋冬季频发,当前对重污染微观形成机制的认识仍然存在争议,重污染过程的主控因子仍然不清,本文将重污染发生发展的主要驱动要素归纳为由气象条件引起的污染物理累积作用、化学转化作用(二次颗粒物的生成)和特殊源的排放作用,在小时分辨率上建立了三种驱动要素与PM2.5 质量浓度变率的关系,解析三者对PM2.5 质量浓度变化的贡献.
HONO作为OH自由基的主要前体物之一,在大气化学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在中国南京的工业区从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对HONO进行了为期1年的观测.HONO浓度显示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平均浓度冬季(1.34±0.91 ppbv)>夏季(1.23±0.99 ppbv)>秋季(1.15±0.84 ppbv)>春季(0.92±0.61ppbv).
Rapid nocturnal accumulation of particle matters:aerosol composition,source and evolution during win
To investigate feature of aerosol pollution in Guangzhou,a field measurement was conducted in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during winter time form 20 November 2017 t
以细颗粒物PM2.5 为主的大气污染已成为我国华北地区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1].干沉降是从大气中去除颗粒物PM2.5 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大气和地表之间物质交换的重要过程[2,3].
大气气溶胶中吸光性有机碳(棕色碳,BrC)可影响能见度和辐射强迫,但目前对BrC 的吸光特性和化学组成之间关系仍缺乏足够认识。本研究以三峡库区(3 个城区点、1 个乡村背景点)2015 冬和2016 夏的样品为对象,采用DRI 多波段热光碳分析仪进行光学测量,分析BrC 的光学特性。
当前,人们对自由对流层中细颗粒气溶胶的有机分子组成知之甚少.本研究于2016 年6 月至7 月份,在我国西南地区峨眉山顶(海拔高度为3080 m)采集了昼夜PM2.5 样品(空气动力学直径≤ 2.5 μm).采用溶剂萃取-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包括正构烷烃、脂肪酸、糖类和树脂类四种有机化合物(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