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斑块成像进展

来源 :第七届北京五洲心血管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2009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冠脉综合症多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起.由于斑块破裂或其他原因造成血栓形成,进而造成管腔迅速狭窄闭塞,是形成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主要机制.因此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易损性成为研究热点.斑块的易损性与其形态、组成成分及周围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相关.对斑块易损性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对这些方面的评价.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全身垂直振动疗法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股骨糖元合成激酶3β (GSK-3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全身振动训练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方法:将36只3月龄SD雌性大鼠(未经产),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12只),去卵巢静止组(OVX,12只),去卵巢振动组(WBV,12只).去卵巢手术8周后,对去卵巢振动组大鼠进行1周的适应性训练后,从第10
本文介绍结核病在治疗中出现恶化,与部分患者治疗依从性差、未规则服药是其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对几种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治疗中病情恶化情况的分析,指出对依从性差者在继续原方案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加强督导治疗;对有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则需在努力寻找减少不良反应措施同时加强抗结核治疗;而对于在治疗中出现暂时性恶化反应,类似“赫氏反应”的现象。不需停用抗结核治疗,一般加大激素剂量并加强脱水治疗,数天症状好转,但由于考虑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对携带乙肝病毒肺结核患者化疗导致病毒激活的预防以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本院进行抗结核治疗的携带HBV患者66冽,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恩替卡韦组,检测两组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和HBV-DNA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的AST、ALT、总胆红素和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
会议
会议
目的:探讨多种抗结核药引起过敏反应的原因.方法:对18例对抗结核药过敏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大多数抗结核药都能引起过敏反应,而且有部分患者同时对多种抗结核药过敏.结论:抗结核药易出现过敏,并可出现多种药物同时过敏,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肺癌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6年至2012年我院诊断肺结核、肺结核合并肺癌、肺癌患者各30例进行分析.结果:三组之间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比较.结论:结核合并肺癌与结核、肺癌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相近似,很容易漏诊及误诊.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肌桥患者实施支架术和动脉搭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1例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肌桥,收缩期狭窄大约90%,显影明显延迟患者,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第三天患者出现心肌酶和肌钙蛋白明显升高和动态演变,结合心电图变化诊断为局部前壁心肌梗死.经药物治疗后不适症状消失。结果:术后患者症状消失。支架术后6月再次复查冠脉造影显示前降支支架内长段狭窄90%, TIMI2级血流,
目的:探讨接受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术后桡动脉损伤的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966例,随机分为4F动脉鞘管组和6F动脉鞘管组.记录分析两组患者桡动脉并发症(如桡动脉闭塞、桡动脉痉挛等)的发生率,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桡动脉闭塞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前臂大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及骨筋膜室综合征.桡动脉闭塞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大尺径动脉鞘管、术后压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浓度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相关性,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寻找有价值的早期预警指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急性心衰患者156例,应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根据BNP水平分为2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均数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两组以上组间差异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间发生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