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承钢2500m3(3#高炉)高炉炉型管理经验进行总结,通过采用矿焦同角、大角差、大矿批的装料制度,并与下部送风制度相配合,制定合理的冷却制度,控制合适的软熔带位置,不断更新管理思路等措施,实现了3#高炉操作炉型合理,炉况稳定顺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承钢2500m3(3#高炉)高炉炉型管理经验进行总结,通过采用矿焦同角、大角差、大矿批的装料制度,并与下部送风制度相配合,制定合理的冷却制度,控制合适的软熔带位置,不断更新管理思路等措施,实现了3#高炉操作炉型合理,炉况稳定顺行.
其他文献
5号高炉进入2015年4月份后,高炉炉况出现边缘发展、常规调剂动作效果不明显的情况.本文介绍了高炉炉况的波动情况,进行了原因分析,相应提出了应对办法.烧结矿熔滴性能的最大差压值对炉况有显著影响:当其超过8*9.8Pa 时,料柱透气性将大幅减小,导致气流向中心和边缘分流,边缘分流量要远超过中心。炉内操作要密切关注该值的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出现此类型炉况波动时,应首先确定影响原因,之后采取退负荷、
对中厚板2#高炉炉缸侵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碳砖质量差、冷却壁的冷却比表面积偏低、冷却壁导热性差、开炉初期的送风制度不合理是造成炉缸侵蚀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钛矿护炉、堵风口控制冶炼强度、加长风口长度和缩小风口直径、炉缸灌浆、加强炉缸冷却、改善原燃料质量等综合护炉措施,使炉缸侵蚀得到了有效控制,并保持了护炉状态下的长期稳定顺行,使各项技术指标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优化.
烧结杯试验系统在技术装备上取得巨大进步,杯体规模增大、设备自动化程度和测控技术均有很大提升,同时改善了试验环境。本文结合不同高校及且企业的实验室烧结杯试验系统,剖析了烧结杯试验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原料准备阶段,烧结过程控制,烧结试样处理,技经指标计算,试验安全隐患等方面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在烧结杯试验过程中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原料准备、点火抽风以及相关指标计算合理性和安全隐患,均待改善,只有
本文根据国内某厂2800m3高炉炉缸炉底热电偶的数据,利用炉缸炉底侵蚀离线程序计算了目前炉缸炉底侵蚀厚度和剩余厚度.计算发现,该高炉发生了明显的“象脚状”侵蚀,炉缸炭砖最大侵蚀为490mm左右,最小剩余厚度约为860mm;炉底陶瓷垫最大侵蚀厚度约为390mm,最小剩余厚度约为410mm.碱负荷在3.5~4.5kg/t波动,锌负荷在0.2~0.4kg/t波动,焦炭硫的质量分数在1%左右.焦炭硫含量的
高炉附属工艺在保高炉稳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喷煤、铸铁、鱼雷罐等工序的稳定与连续直接影响高炉生产的稳定,对高炉炉况有着很大影响,通过对这些附属工艺的优化,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生产安全系数,改善了环保效果,降低了炼铁工序的成本.
介绍了柳钢2号高炉采用球式热风炉的设计特点,着重对热风炉各部位的改进情况进行了论述.球式热风炉采用架空式结构。大拱顶和燃烧器独立支撑在炉壳上,大拱顶与蓄热室大墙、燃烧器的相接处均采用迷宫式结构,防止独立砌体间窜风。大拱顶直段与锥段连接处采用圆弧过度的结构形式。燃烧器拱顶采用两段圆弧拟合的悬链线结构,热风出口位于燃烧器下部。生产实践表明,经过优化改进的球式热风炉在大型高炉上的应用是可行,在单烧高炉煤
基于钢铁流程过程CO2排放模型,建立了钢铁流程碳足迹评价方法,对我国某典型钢铁流程进行了碳足迹分析.进一步,通过对中国钢铁行业碳足迹评价发现2010年中国钢铁行业CO2排放1487.31万吨,占全国排放的17.96%,碳足迹为183.68百万公顷绿地.
柳钢2号高炉设计以自主创新为原则,采用了大型高风温球式热风炉、长寿炉缸、高效干法布袋除尘、改进型INBA渣水处理工艺、国产大型鼓风机、二段脱湿鼓风等先进技术,投产后取得了高效、低耗、长寿、环保的良好效果.
高炉的寿命主要取决于炉体本身的损坏程度,与炉体本身损害程度密切相关的是冷却设备的寿命与耐火材料的侵蚀度.随着高炉设计的进步,目前影响高炉寿命的主要限制环节在于炉底炉缸耐材的侵蚀和炉身炉腰冷却设备的损坏,本文系统阐述了高炉本体各区域冷却设备与耐材的匹配设计,从冷却设备和耐材内衬的发展趋势来实现设计高炉的长寿高效.选择与冷却设备设计匹配的耐材配置,炉底炉缸耐材的侵蚀与冷却设备的设计存在着极大的关系,合
炉缸炉底部位耐火材料寿命决定高炉一代炉役.针对高炉长寿化要求,本文从炉缸炉底用耐火材料的配置入手,通过有限元模拟方法计算不同耐火材料配置条件下炉缸炉底的温度场分布,探讨铁水“软熔层”的形成条件,指明耐火材料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开发系列新型高导热、超微孔、抗铁水溶蚀性能优良的炭砖.总的来说,合理的炉衬结构、优质的炭砖仍是高炉长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