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OSC新基因的克隆、表达特征及遗传转化初步研究

来源 :全国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qp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桦三萜类成分白桦脂醇、白桦脂酸及其衍生物在抗HIV病毒和抑制肿瘤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白桦各种三萜成分是以乙酰辅酶A原料经甲羟戊酸途径(MVA)在细胞质中合成,均来自共同的前体物质2,3-氧化角鲨烯,在不同三萜合酶基因的调控下,沿着各自的代谢方向进行生物合成,这就导致几种产物之间产生竞争同一前体,并相互抑制合成. 本研究利用同源序列PCR方法克隆获得白桦OSC-香树脂醇合酶新基因,暂命名BpDS,序列长度2636bp OSC基因,与日本白桦的一功能未知的OSC基因BPD相似度较高,为92%,与人参、辽东楹木、梅花等多种植物的Beta-香树脂醇合成酶(β-AS)氨基酸序列具有66%~71%的相似性。该基因开放读码框(ORF)序列长2211bp,编码736个氨基酸,第98~725 aa位置具有一个Isoprenoid_C2_like超家族,包含鲨烯环化酶结构域(SQCY_1)保守区和一个异戊烯转移酶和鲨烯氧化酶的重复序列,编码的蛋白为不稳定蛋白,具有亲水性。运用Blast2go分析结果显示,该蛋白参与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同时具有角鲨烯合成酶活性、分子内转移酶活性、异构酶活性催化活性。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BpDS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日本白桦OSC BPD(BAB83089.1)亲缘关系最近,而与其他物种的beta-香树脂醇合成酶的亲缘关系较远。白桦组培苗的根、茎和叶中BpD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茎中BpDS基因表达量最低,根和叶中BpDS基因表达量分别是茎中BpDS基因表达量的4倍和3.5倍。表明,白桦BpDS基因的表达受季节、激素诱导调控,并具有组织特异性。将成功构建的白桦pBI1303-BpDS RNAi载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遗传转化白桦无性系,初步筛选抗性植株20株,经PCR,Southern印迹鉴定和GFP荧光检测,确定获得4株转基因白桦组培苗。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转基因株系Y1和B3的BpDS基因表达量是对照的92%和58%,而BPY基因的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的2%和9%。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对白桦三萜代谢途径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2015年,对农作物重大病虫监测预警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加强测报区域站管理提升,强化重大病虫监测预警,加大测报信息宣传力度,做到了监测系统、预报准确、发布及时、宣传到位,科学及时指导防治.并提出了2016年重点完成的农作物重大病虫监测预警工作:加强测报区域站考核管理和素质提升工作、强化重大病虫监测预警、加强蝗虫监测与防治、做好2016年病虫害信息传输上报工作、稳步推进网络发布渠道、认真做好测报
文章介绍了2015年农作物病虫鼠害发生概况,并根据2015年我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病虫越冬基数、作物布局,结合历史资料及气象趋势综合分析,预计2016年我省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将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为1.6亿亩次。
文章介绍了全省农作物主要生物灾害发生特点:病害总体中等发生、部分常发重大害虫发生较重、农田草害中等偏重发生、农田鼠害危害仍较严重、药害发生重于常年。并分析了水稻、玉米、大豆病虫害,并指出了小麦病虫害总体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49. 41万亩。马铃薯、蔬菜及其它经济作物病虫害总体中等偏重发生,农田鼠害危害仍较严重以及药害发生重于常年。
文章介绍了玉米病虫发生概况,从气候及苗情、栽培条件、病虫基数三个方面分析了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全年病虫害总体为偏轻发生,病害重于虫害,其中锈病在淮北地区偏重发生。各级植保部门应积极应对,加强监测预警,及时组织防治,有效控制玉米病虫危害,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文章介绍了2015年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指出要积极主动开展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全省重大病虫监测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并对2016年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进行计划。2016年全省测报工作将继续加强监测预警和防控基础能力建设,加大重大病虫普查监测,完善稻瘟病监测体系。落实旱田监测点建设。继续加大监测网点建设,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和水平。完善调查方法,开展技术培训有效管理体系运行。严格监督管理全国区
文章介绍了我省2015年水稻上发生的病虫主要有: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恶苗病、水稻条纹叶枯病与黑条矮缩病、白叶枯病、"两迁"害虫、大螟、二化螟、穗期蚜虫等,并分析了发生情况:总体中等偏重发生.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方式间病虫发生差异较大,发生最为突出的是稻瘟病和稻纵卷叶螟.稻瘟病,苗、叶瘟及穗稻瘟在感病品种上发生普遍,发生程度重。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云南药用野生稻由于原生境生态类型的多样性,在长期自然进化中形成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具有许多优异性状,是改良和拓宽栽培稻遗传基础的宝贵基因资源.针对药用野生稻生长势强、生物量积累速率快的性状,对云南药用野生稻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与其他两种野生稻和两种栽培稻相比,云南药用野生稻净光合速率较高,特别是羧化效率和光饱和点均为其余品种的2倍以上,具有高光效潜能,为发掘其中的高光效基因提供了依据.
本文研究了不同控释肥用量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控释肥用量的增加,水稻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先增加后降低;参试籼稻在控释肥用量为600kg/hm2时获得最高产,为12.20t/hm2,比不施肥处理增产5.89t/hm2,差异显著,其抽穗后干物质最大积累量为595.36g/m2,肥料最大贡献率为48.23%;参试粳稻在控释肥施用量为750kg/hm2时获得最高产,为9.33
试验选用20个中熟晚粳和14个迟熟晚粳为材料,以5个当地代表性的杂交籼稻品种为对照(CK),在江西省上高县研究了双季晚稻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株型及稻米品质等指标的差异,以为双季稻区适宜品种的选用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类型粳稻产量均极显著高于CK,其中,中熟晚粳增产16.93%,晚熟晚粳增产13.10%;两种类型粳稻品种均能安全成熟,全生育期均显著长于籼稻,对温光资源的利用较充
2014年在宜良县利用楚粳38和云粳36进行浅湿交替灌溉试验,研究了水稻移栽至成熟期不同浅湿交替处理对水稻产量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浅湿交替天数的增加,产量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浅湿交替灌溉处理7天后产量比对照减产5%以上.有效穗数和千粒重交替灌溉后受影响,但无明显规律,各因素的共同作用使产量产生差异.与对照相比,浅湿交替灌溉处理后前期分蘖增长快、齐穗期功能叶叶面积指数增加,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