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球甘蓝蜡质缺失基因GY-2的初步定位

来源 :中国园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球颜色是甘蓝重要的农艺性状.与普通甘蓝相比,结球甘蓝蜡质缺失突变体叶面油绿且有光泽,具有良好的商品性.深入挖掘蜡质缺失基因,对丰富甘蓝种质资源和甘蓝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遗传分析,明确甘蓝蜡质缺失突变体GW-Y的遗传规律,并对蜡质缺失基因GY-2进行初步定位,为深入研究蜡质缺失基因奠定基础.GW-Y是本课题组高代自交系GW的蜡质缺失突变体,叶色亮绿,表面蜡质缺失.本课题组自有的芥蓝DH系有蜡质材料2154叶色灰绿,表面蜡质完整.本研究中以GW-Y为父本(P1),以2154为母本(P2)构建六世代群体,分析GW-Y的遗传规律,并利用平均分布于甘蓝9条染色体上的800对SSR引物对蜡质缺失基因GY-2进行定位.通过双亲杂交获得的F1代均表现出蜡质缺失亮绿性状.F1代自交获得的215株F2代植株出现性状分离,其中蜡质缺失亮绿植株为170棵,有蜡质植株为45棵,经卡方检验符合3:1(x2= 1.8992 <x20.05 = 3.841)的分离比例.对BC1P2群体的288个单株进行调查,蜡质缺失植株有131棵,有蜡粉植株有157棵,二者比例为0.83:1,经卡方检验符合1:1(x2= 2.35 <x20.05= 3.841)的分离比例.另一回交群体BC1P1全表现为蜡质缺失性状.由以上结果初步判断GY-2为显性基因.用CTAB法提取双亲和F1的基因组DNA作为PCR模板,筛选平均分布于甘蓝9条染色体上的800对SSR引物.以6个有蜡质F2单株和7个蜡质缺失F2单株验证筛选出的共显性标记,发现位于8号染色体上的引物SSR650与GY-2基因连锁.根据参考基因组,在引物SSR650附近区域设计引物,并进行筛选,得到了两对多态性好,条带清晰的引物T7和T18.利用702株F2隐性单株对T7和T18进行单株验证,引物T7和T18的交换次数分别为18和3.该结果表明GY-2基因位于T18引物和8号染色体末端之间.GY-2基因与T18的遗传距离为0.42 cM.该区域有66个基因,有5个与蜡质合成有关,9个功能未知,作为候选基因用于后续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探讨了氟虫腈(FIP)致HepG2细胞毒性损伤作用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谷胱甘肽(GSH)、维生素E(VE)的保护效应,为指导氟虫腈的合理使用和毒性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不同浓度的 FIP(6.25、12.5、25、50、100 μg/ml)染毒24h,抗氧化剂NAC(5mM)、GSH(10mM)和VE(200 μM)分别与FIP(100μg/ml)共同作用细胞24 h,
[目的]通过Ames试验及长效促卵泡素对小鼠精子畸形和骨髓细胞微核的影响,检测受试药品的遗传毒性,为其在临床上的安全应用提供科学的试验数据.[方法]①Ames试验:将长效促卵泡素制备混悬液,采用平板渗入法,计数TA97、TA98、TA100和TA102标准测试菌在4个不同浓度下,于37℃培养48h 后的回复突变菌落数.②小鼠精子畸形试验:60 只清洁级ICR 小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2只.根据重长
[目的]探索咪唑致大鼠肝损伤的情况.[方法]实验选用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皮下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50.00 mg-kg1、125.00 mg-kg-1、200.00 mg·kg-1剂量的咪唑,注射后24 h处死大鼠,检测大鼠血浆中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以及肝组织匀浆中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
[目的]通过大鼠肌内注射重复染毒试验评价长效促卵泡素对大鼠的毒性反应.[方法]8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成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公母各半,受试物长效促卵泡素设1000 U/kgb.w./d、500U/kgb.w./d和50U/kgb.w./d三个剂量组;另设一生理盐水对照组.在大鼠后肢大腿外侧肌肉内注入药液,每天一次,连续给药14d.试验期间除一般临床观察外,每周测量大鼠体重并
[目的]初步考察当前我国土壤环境中污染严重的代表性重金属铜与广谱驱虫药左旋咪唑单一及复合暴露对蚯蚓急性致死的影响,为后期开展二者在土壤中复合污染对蚯蚓的急性、慢性及生殖毒性等研究,从而揭示铜-左旋咪唑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全面评估复合污染的生态风险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为土壤有机-无机复合污染的监测预警及修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选取体重为300 mg~600mg、有明显生殖环的健康赤
会议
[目的]通过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和亚慢性毒性试验评估该药的临床前毒理学,以期为艾地普林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用SPF 级Wistar 大鼠和昆明小鼠雌雄若干,经口灌喂艾地普林混悬液染毒,存活动物观察14天决定上下剂量顺序,记录中毒反应及死亡情况,最终利用AOT425软件计算结果。亚慢性毒性试验选用5-6 周龄SPF 级Wistar 大鼠,混饲染毒13 周,最高剂量组2 周恢复期,剂量设置分
会议
[目的]大部分与氧化应激相关的急性肝损伤是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导致的。商陆皂苷甲具有抗氧化活性,但是其对APAP引起的肝毒性的治疗效果是未知的。本文的目的是研究EsA在体内外对APAP诱导的肝毒性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在体内用APAP(400mg/kg)诱导急性肝损伤模型,并于建模12小时和1小时前腹腔注射商陆皂苷甲,观察小鼠的生存率并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测定血清中
会议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T-2毒素对大鼠腺垂体瘤GH3细胞线粒体的毒性,包括对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的影响以及细胞对该毒素的保护性机制。[方法]本研究调查了 T-2毒素在GH3细胞中诱导氧化应激、DNA损伤、细胞凋亡、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超显微结构、线粒体电子传递链核心亚基的表达以及细胞自噬/线粒体自噬的情况。[结果]T-2毒素显著增加细胞内的活性氧和DNA损伤标志物8-OHdG的水平,并诱导细胞凋亡。
[目的]本实验通过黄芩苷预处理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和A549细胞模型,观察黄芩苷对ALI及相关肺部损伤性疾病的作用。[方法]在体外实验中,采用LPS刺激A549细胞,观测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a)、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的释放量和mRNA表达情况,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NF-κB、MAPK和TLR4信号通路的活性,
[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吡唑致大鼠肝损伤的情况并探讨其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方法]实验选用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皮下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50.00 mg·kg1、125.00 mg·kg-1、200.00 mg·kg-1剂量的吡唑,注射后24 h处死大鼠,检测大鼠血浆中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以及肝组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