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祖国医学中,中医伤科学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比较完整的理论和经验,并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汉代(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是祖国医学的隆盛时代。历史上著名的外伤科医学家华佗,既能用方药、针灸治病,更擅长外科手术,并创立了“五禽戏”,与现代医学中的医疗体育相似。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巨著。隋代(公元581至618年),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探求诸病之源
【机 构】
:
山东省诸城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诸城262200
【出 处】
: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中医骨伤科高峰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祖国医学中,中医伤科学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比较完整的理论和经验,并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汉代(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是祖国医学的隆盛时代。历史上著名的外伤科医学家华佗,既能用方药、针灸治病,更擅长外科手术,并创立了“五禽戏”,与现代医学中的医疗体育相似。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巨著。隋代(公元581至618年),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探求诸病之源,九候之要,列述了1700余症,为我国第一部病理专著。唐代(公元618至907年),孙思邀著《千金方》中记载了颞颌关节脱位的复位手法。王焘著《外台秘要》,主张用毡做湿热敷,以减轻损伤肢体的疼痛。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第一部伤科专著。元代(公元1279至1368年),蒙族善骑射,对于伤科颇有专长,在医制十三科中,就有正骨科。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在伤科学上有伟大的成就。明代(公元1368至1644年),大医院十三科,其中就有接骨科。清代(公元1644至1911年),伤科又有了新的发展。吴谦集历代伤科之大成,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掌骨骨折患者睡眠质量及手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8例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睡眠质量、骨折愈合、手部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
目的:探讨骨科发展走整合之路,整合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正骨资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接骨.方法:传统医学理论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天人合一"思想、"阴阳五行"学说、"形神统一"观、辩证施治模式等古典中医理论及其所揭示的生命活动规律与思维方式,不但对当代生命科学研究和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很可能也是未来生命科学研究发展的方向,其思维具有整体性、系统性.中医治疗骨伤历史悠久,积累了
立希教授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经验.在病因病机方面认为本病的病机当属本虚标实.标实为外伤后瘀血闭阻,本虚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在辩证论治方面,主张采用活血化瘀、接骨续筋、健脾理气、化痰除湿、补益肝肾、补气养血、以通为补、养精填髓的标本兼治的治则治法.同时还主张采用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内外同治、筋骨并重、动静结合的治疗原则.附验案1则.
目的:通过参考卫生部办公厅颁布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路径制定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手术临床护理路径表,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手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有关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且行介入手术的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为CNP组及对照组各45例.CNP组严格采用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手术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则提供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作为非编码蛋白质的新型基因表达调控因子,参与生物体的各种生理及病理过程,如表观遗传学调控、肿瘤的调控、神经系统功能等.研究人员对骨代谢相关lncRNA的作用、靶基因、相关信号通路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它们在调控成骨及成软骨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探讨lncRNA及其调控网络对骨组织代谢的影响,初步明确lncRNA在骨代谢性
CSA以眩晕为主症,而眩晕可由心、脑血管疾病,眼、耳部疾病等引起,临床较为复杂,为排它性诊断。从研究聚类分析结果可知,颈性眩晕的中医辨证分型为:肝阳上亢兼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兼痰湿阻络、气血两虚及气虚血瘀,以虚证为主,兼夹痰、瘀实邪等。在颈性眩晕的治疗中,多种有效、快速的综合治疗变得更加普遍。椎动脉型颈椎病多数患者是颈椎、肌肉、韧带、血管等不同组织病变综合作用的结果。采用单一的治疗方法往往只能针对其
目的:探讨祛痰逐瘀法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ONFH)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50只健康普通级新西兰家兔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干预8周,麻醉后取左股骨头行HE染色,无菌下取骨髓培养BMSCs,MTT检测细胞增殖,ALP活性检测成骨能力,茜素红染色观察成骨能力.结果:干预8周后,与正常组对比,模型组空骨陷窝率明显增高
林定坤教授经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及理论的研究,提出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的发病过程当中,狭窄是基础,失衡是关键.退行性狭窄所造成管腔狭窄,进而压迫神经或引起神经的血运障碍,是该病的发病基础.尤其在中老年人,退变所造成的狭窄可能是一种常态,是功能性衰老.有病理基础存在之后,在体位改变时造成的动态狭窄,这种动态的改变、力学环境的失衡,才是真正导致刺激和压迫神经的主要原因,是诱发腰椎管狭窄症发病的重要因素.基
全髋关节置换术适应症广泛,是治疗各种髋关节疾病终末期的有效治疗方法,随着从不同方面改进假体及技术等,如手术入路、假体的摩擦界面等,手术效果也日益完美,但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早期活动在防治并发症特别是深静脉血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中医特色的快速康复可以结合现代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中医传统疗法,起到加快康复、减少并发症的作用。多种中医疗法的协同作用,更能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发挥中医中
魏氏流派作为骨伤科流派之一,自古有着悠远的历史.而郑润杰主任医师则为魏指薪教授子弟狄任农的继承人.其学术思想有衷中参西,勤于临床,自强不息,敢于创新,临床经验丰富.擅长闭合正复骨折及疑难骨折.其运用独创的掌压法加压力垫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骨折与掌压法加压力垫夹板固定治疗陈旧性青壮年桡骨远端伸直Ⅱ型骨折,已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