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TOD发展模式研究

来源 :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aann850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城市处于郊区化过程中,利用轨道交通采用TOD 发展模式,可以促进和引导多中心城市结构的形成,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首先确定轨道站点及线路的影响范围。利用地铁调查数据,对典型站点各种衔接方式的接驳距离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确定轨道站点直接影响范围为半径500m 区域,间接影响范围在 750m -1500m,并对影响范围相关因素如站点区位和周边道路条件等进行分析。研究了轨道交通站点影响范围内的用地范围、用地性质、用地强度控制,确定分层次高强度、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从而为轨道交通提供和平衡客流,以土地利用和轨道交通联动开发构筑新的城市形态。以站点服务对象最大为目标,利用重力模型,建立站点和线路分层次开发覆盖模型。并从北京市朝阳区轨道发展实际出发,讨论了站点的开发,分析验证了TOD 模式下的站点周边分层次高强度混合开发较均匀开发模式更有利于提高站点和线路的覆盖量,从而对轨道站点的土地利用开发范围、强度等具有定量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20世纪,随着工业技术和工艺装饰的发展,对电镀层提除了高性能防护和多品种、多色彩的装饰要求。经过不断创新,采用喷、浸、泳、刷等方法。在金属表面上覆盖一层薄薄的涂层,这种镀层与涂层的组合工艺,可以得到多品种、多色彩的镀/涂层。已在汽车、摩托车、家用电器、建材五金、饰品、眼镜、打火机、灯具、钟表、锁具等机械、轻工行业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科技成果和经济效益。
开发了无铅BSn-2A锡铜合金电镀工艺.通过赫尔槽试验和电镀工艺试验确定了甲基磺酸、二价锡离子、二价铜离子、添加剂、络合剂、温度和电流密度工艺范围。检测了镀液和镀层性能。结果表明,镀液稳定,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良好。电流效率高;镀层附着强度高,铜含量稳定,可焊性符合GB/T16745要求,双85试验1500h后无锡须。
金属镀层孔隙率是影响镀层抗蚀性能的主要因素。论文从金属的小孔腐蚀理论出发,总结了金属镀层小孔腐蚀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初步探讨了金属镀层的抗蚀机理,总结了提高镀层抗蚀性能的基本途径。
沈抚同城化是国内率先突破行政区局限进行区域协作的尝试,是辽宁中部城市群一体化的开端与标志。本文主要是对同城化内涵与本质及跨行政区区域规划编制的特点及内容的探讨,提出了沈抚同城化的发展目标与路径,并认为沈抚同城化是沈抚大都市区构建的过程,也是沈抚两市城市竞争的高级阶段。
尝试探讨城市规划对城市能源的影响,主要从城市规划与城市能源消耗关系的剖析切入。针对目前城市能源消耗现状,重点从规划视角建立城市交通能源消耗的概念模型,并梳理城市土地使用、交通系统特性等因素与交通能源消耗的关系,以理解城市交通行为后面复杂而微妙的逻辑,揭示城市规划对城市交通能源消耗战略与局部层面上的影响。通过此类分析研究以期提高规划编制与实施的效力,真正意义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本文从数据的客观性和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出发,按照经济发展度、社会安定度、生活舒适度、文化支持力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五方面的标准,综合考虑数据的可得性以及数据之间的相互关联度,构建较为完善的城市宜居指数评价体系,并利用熵值法对北京市2000 年-2006 年数据进行处理,对北京7年间城市宜居水平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以深圳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征地留用地为核心,对该类特殊用地的规划管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先是回顾了深圳土地征用与征地留用地管理的历程,分析了规划管理工作中面临的规划管理台账不清、规划选址依据不足、用地安排缺乏价值考虑等问题,提出建立征地留用地安排的“双评估”机制、建立征地留用地与违法用地处理联动机制,按照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分期分批安排征地留用地等主要思路,并建议如下规划管理对策:出台深圳市征地
当前失地农民主要生活在城中村和还建安置小区内,这些社区的公共空间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着失地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整个城市形象。因此本文对失地农民社区公共空间形态的更新进行探讨,针对失地农民社区——城中村和还建住区公共空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更新策略和空间设计方法。
现代城市面临日益突出的防灾减灾问题。建立防灾空间体系是提升城市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途径,公共开放空间是防灾空间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以现代城市设计的视角,从功能及形态维度探讨公共开放空间对于防灾空间体系的重要意义,阐明开展基于防灾减灾的城市设计研究的必要性,提出防灾减灾城市设计的概念,阐释其基本内涵,并尝试探讨相应的设计对策。
住区边界空间作为住区与城市的交接过渡,是住区与城市交流最前沿的地带,具有重要的城市意义。当前的住区边界空间呈现出僵硬冷漠的表情,与城市缺乏交流互动,没有对城市作出其应有的贡献。本文论文结合类型学、城市设计等理论,从城市的角度展开对住区边界空间的研究,试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和与城市互动的住区边界空间处理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