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研究了一种方法,解决了综合利用雷达、卫星、数值模式产品和探空等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分辨率的资料如何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自动选择可播区域.该方法使用分块法,把整个区域分解为若干正方形小块,形成小块矩阵.通过处理不同分辨率资料,使之与一定小块之间建立相关,利用这些资料综合判断小块可播性.然后把小块矩阵看作一个稀疏矩阵,采用正交链表存储方式,使用相邻搜索算法,自动找出所有可播区域.本文详细描述了该方法的
【机 构】
:
河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郑州,450003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出 处】
:
第十四届全国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一种方法,解决了综合利用雷达、卫星、数值模式产品和探空等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分辨率的资料如何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自动选择可播区域.该方法使用分块法,把整个区域分解为若干正方形小块,形成小块矩阵.通过处理不同分辨率资料,使之与一定小块之间建立相关,利用这些资料综合判断小块可播性.然后把小块矩阵看作一个稀疏矩阵,采用正交链表存储方式,使用相邻搜索算法,自动找出所有可播区域.本文详细描述了该方法的实现算法以及采用的相应数据结构和存储结构.该方法实现了根据各种资料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自动选择可播区,并直接用于指挥飞机和高炮(火箭)人工增雨,其对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辽宁省建平县遭受冰雹袭击情况,对超级单体风暴内冰雹形成的物理过程及催化试验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这次过程的雷达观测和数值模拟,发现这是一次超级单体降雹过程,其中冰雹是在胚胎帘内形成.催化试验表明,对胚胎帘作业效果并不如上升气流区的减雹效果好.
本文应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建立的三维冰雹云模式,对天津2003年7月20日一次降雹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就催化时间对消雹增雨效果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使用催化剂后,均能起到控制降雹的作用,但在冰雹形成的不同时间催化,其消雹增雨效果不一样.
本文应用中科院大气所研制的三维弹性冰雹云模式,对2003年7月19日发生在苏北地区的一次冰雹云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文章结合天气形势、雷达回波和天气实况资料分析了这次冰雹云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微物理结构的变化,发现该模式能较好地模拟该例冰雹云过程,碰并增长是云中各种水物质主要的形成和增长方式,冰雹主要来源于霰的自动转化.
我国新一代C波段天气雷达有75、150、300和450km四个量程档,可以监测半径为75、150、300和450km范围内的对流云.本文介绍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识别成灾冰雹云的技术方法.
张家界市地处西南部湘西烟区,烤烟生产是当地农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但常受到冰雹、干旱威胁,在对冰雹形成规律进行研究基础上,利用车载雷达配合多普勒雷达指挥开展高炮(火箭)防雹作业试验,取得了防雹和增雨双重效果,是对用常规天气雷达指挥开展防雹作业技术的改进和完善,根据人工影响天气业务规范的效果评估办法结合天气雷达的精确测距对单门高炮防雹效益进行估算是山区防雹效益分析的切实可行办法,定量计算防雹作业影响
本文通过对2003年6~8月夏季在西藏那曲野外闪电观测资料以及相关气象资料的分析,探讨了闪电活动与环境气象参量的关系,发现青藏高原地区雷暴过程的闪电活动和各种气象要素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
本文通过对规模化地开展烤烟防雹前后烤烟遭受冰雹灾害损失情况对比,应用时间系列分析、区域对比分析及局部个例分析等方法,从多方面多角度对烤烟人工防雹效益进行了评估,计算出了符合实际的烤烟防雹效益值.
本文根据1999-2003年的资料分析了湖南省柘溪水库库区自然云和地面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库区及集水流域主要降水过程的年际分布很不均匀.柘溪水库降水量的分布呈双峰型,峰值区对应主汛期和秋季多雨期,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7、8、9月降水蒸发差相对较小,甚至出现负值,自然降水少,蒸发量大,水汽多,是充分利用人工增雨手段,有效拦截,利用空中云水资源的大好时机.
本文对贵州冰雹天气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文章围绕降雹日数的地区分布、降雹日数的年内、年际和年代际变化、降雹天气的日变化、冰雹天气的自然变化和人为变化等进行了论述.
应用多普勒天气雷达体扫资料的基本数据产品,经过计算得到丰富的雷达二次产品,并结合1:400万的全国地理信息数据,研制了将研究的雷达成果融入天气雷达数据实时处理系统中,使多普勒雷达的潜能得到进一步的挖掘.系统不但能自动将体扫资料处理成多普雷达的PPI、CAPPI、ETPPI、CR、VIL、RHI和VCS等多种产品.而且应用其产品建立了预警模型,开发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预警、指挥业务化系统,实现了实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