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水平埋管换热性能及其周围土壤温度场研究

来源 :北京制冷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bl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建立地下水平埋管换热器模型,模拟了土壤导热系数对埋管及其周围土壤温度分布和埋管换热量的影响.分析了埋管管材及埋管埋深,管径,管壁厚度等对埋管换热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当土壤导热系数从1.1 W/(m℃)增大到2.5 W/(m℃)时,埋管单位管长换热量增幅达100.8%,到埋管距离越近的点,其土壤温度随土壤导热系数的变化相对较快.地下二层埋管外表面温度及其周围土壤温度变化比地下一层换热稳定性好,换热量大.适当的加大管径,减小管壁厚,有利于增强埋管换热.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通过建立一种有效的速灭威在水稻上的残留分析方法,测定水稻田水、土壤、植株、谷壳和糙米中速灭威的残留量,并于2011年在浙江、福建、黑龙江三地水稻中施用30%吡蚜酮·速灭威可湿性粉剂后,检测水稻样品中速灭威的残留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净化比较彻底,精密度、准确度均满足均符合农药残留试验准则要求。
本文根据加强品牌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的,提出了包括产品研发、采购、生产、营销、管理等各项内容的品牌建设工程,并探讨了北京绿色农华植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加强品牌建设的主要成就。
本文通过分析全球种业发展呈现的行业高度集中、高新科技和人才成为未来种业竞争的焦点、兼并重组成为企业发展方向的现状以及中国种子产业的格局,进而针对目前中国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种业发展的经验,提出中国种业发展应当采取的发展策略和应对措施。
矿床的三维模型能较为直观的反映矿床的地质特征.2007年底,凡口矿深部矿床三维模型初步建成,本文通过对矿床的三维模型分析,阐述了凡口矿深部矿床地质特征,并提出了凡口矿区深部的找矿方向.
狮岭项板地段矿体,其矿石品位是全凡口矿最富的,笔者通过对狮岭顶板地段开采历史现状的分析,就其地质背景、成矿预测靶区、找矿勘探手段的选择、找矿勘探效果预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同时,指出在找矿勘探过程中,应认真规范收集整理好各种地质信息,并保全存档,有些地质信息在目前的技术水平和成矿理论下,无法解释其成矿远景,但也许随着科技的进步,原有的地质信息将变得很有价值。
本文通过对壶天群地层地质特征及其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论述其成矿前景,进而提出初步预查探矿设想。依据相关成岩成矿理论,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壶天群地层在适当的相对还原环境部位,恰当的构造部位、特定岩性组合部位、生物碎屑有所发育部位是可以成矿的;2)黄铁铅锌矿的规模不大,多以透镜体,似透镜体、薄板状矿体产出;3)在地层的边缘部位,尤其是Fa的东侧Fs的两侧,靠下伏地层接触带部位可能有氧化矿体的存在;4
对凡口铅锌矿床不同成矿阶段进行矿物包裹体温度、硫和铅同位素测定,获得成矿第Ⅰ阶段温度为300±50℃,第Ⅱ、Ⅲ阶段温度为250±50℃;并获得矿床硫化物的S同位索组成为2.1‰~26.5‰,具有δ34SPy>δ34SSp>δ34SGN;第Ⅰ阶段硫化物的硫同位索组成随赋存层位由老到新硫同位素有逐渐减小趋势;第Ⅱ阶段硫化物的δ34S为14.3‰~23.8‰;第Ⅲ阶段硫化物的δ34S为5.7‰~15.7
本文通过系统研究凡口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等综合信息,指出矿山经过多轮找矿,隐伏矿体的寻找难度越来越大。本矿区地层岩性、沉积相和断裂构造联合控矿条件,但以断裂构造为主,是形成凡口式铅锌矿最重要的因素,同时,必须充分考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等异常特征,运用综合信息指导找矿方能较准确预测矿体,提高探矿效果。
凡口矿床中的单一黄铁矿,主要产出于金星岭地段,该地段黄铁矿矿石量约600万吨,目前硫精矿价格近1500元/吨。笔者通过开采技术条件和经济可行性分析,来评价回采黄铁矿的条件具备现状,并指出能够充分回收利用这部分矿产资源,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障矿山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广东凡口铅锌矿的闪锌矿,颜色、形貌、结构及成分都随其产出特征不同而具有明显差别。作者通过现场观察、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微区能谱分析等手段,探讨了闪锌矿的颜色、形貌、结构及成分差别所记录的矿床成因信息。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区闪锌矿形成于沉积成岩成矿期和热液改造叠加成矿期。沉积成岩成矿期形成的闪锌矿呈结晶粒状和变形球粒状,褐色,无明显解理,晶体常数小,低铁高硫,很少见微细流体包裹体。热液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