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打击伤后损伤区胶质瘢痕的形成时间与空间分布。
方法:采用Allens法制作大鼠脊髓打击伤模型,致伤能量150gcf,分别在伤后1d、1周、2周、4周、8周测量BBB运动功能评分(BBB)、感觉诱发电位(SEP)与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测量,行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GFAP与NF免疫荧光双标,脊髓损伤(SCI)后8周行BDA与HRP顺行与逆行神经示踪。
结果:SCI后大鼠BBB评分明显下降,SEP、MEP潜伏期明显延长,以后逐渐恢复,在SCI4周以后,BBB评分与SEP、MEP潜伏期恢复不再进步。病理学观察损伤区脊髓中心形成较长的囊腔,在囊腔周围形成胶质瘢痕。
结论:大鼠脊髓打击伤后4周进入慢性期,胶质瘢痕在囊腔与残存轴突之间形成机械屏障。了解SCI后胶质瘢痕形成的病理学规律,对于SCI后修复治疗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