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木材复合防腐剂MCZ的制备及其性能研

来源 :第六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qun0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碱式碳酸铜和碱式碳酸锌为原料,使用湿法球磨方法制备了无毒、有效的新型纳米木材复合防腐剂MCZ.采用单因素方法研究温度、PH对纳米木材复合防腐剂MCZ制备的影响.选择不同浓度的纳米木材复合防腐剂MCZ溶液,参考LY/T1283-2011标准和AWPAE11-2011两个标准,研究纳米木材复合防腐剂MCZ的室内耐腐性能和抗流失性能.结果表明,纳米木材复合防腐剂MCZ的抗菌性能很好,其处理材耐腐性能大大提高,MCZ浓度为1.25%时,其耐腐性能均达到强耐腐等级,并且其固着率均达到95%以上.通过SEM-EDX检测到纳米防腐剂进入到木材细胞壁中,渗透性能好;XRD中出现了纳米颗粒MCZ的特征峰,这表明有效颗粒进入到木材中.
其他文献
研究了核桃壳粒径、木刨花/核桃壳配比、板层结构对核桃壳/木刨花复合板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核桃壳粒径的增大,复合板材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内结合强度都呈现增大趋势,24h吸水率和24h吸水厚度膨胀率呈下降趋势;随木刨花/核桃壳配比的增大,复合板材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内结合强度都呈现增大趋势,24h吸水率和24h吸水厚度膨胀率呈下降趋势;核桃壳的最佳粒径大于10目,最佳木刨花/核桃壳配比
本文首先通过简单的酯化反应将脱氢枞酸接枝到纤维素骨架上合成纤维素脱氢枞酸酯(MC-DA),然后再通过ATRP法将脱氢枞酸基聚合物侧链引入到纤维素骨架上形成纤维素基接枝共聚物(MC-g-PAEDA);通过红外,核磁表征两种纤维素基松香复合物的结构;接枝后的纤维素基松香复合材料的溶解性明显提高,并且具有紫外吸收性能和疏水性能,说明松香基团的引入赋予了纤维素新的功能;疏水性的松香基聚合物侧链和亲水性的纤
以高浓度甲醛制备摩尔比1.1:1的脲醛树脂(UF),以降解后的大豆蛋白(DS)为改性剂,并在UF“碱-酸-碱”制备工艺的三个阶段分别加入不同比例的DS进行改性,以增强脲醛树脂的胶合强度.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普通低摩尔脲醛树脂,高浓度甲醛制备的脲醛树脂固体含量和黏度显著提高,游离甲醛变化不大,但胶合强度提高近64%.高浓度甲醛和DS制备UF:在第一个阶段,加入5%或10%的DS制备的UF胶合强度进一
本论文主要以六水合硝酸镁和九水合硝酸镁为原料利用共沉淀法制备Mg/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对其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然后将其与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复合,制备LDHs/MF树脂纳米复合材料,并应用在饰面人造板中.最后使用锥形量热仪检测饰面人造板的相关理化及阻燃性能,从而为LDHs作为新型阻燃剂应用在人造板行业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Aiming at replacing the common(noxious)solvents,ionic liquids have been recently researched for the dissolving of lignin,specifically the deep-eutetic solvent(DES,one kind of ionic liquids),and using
本文首先采用氯化胆碱和尿素形成的低共熔离子液体对木质素进行化学结构的改性处理,接着将改性过的木质素代替部分苯酚合成木质素酚醛树脂,最后用其做胶黏剂压制胶合板达到了国家Ⅰ类胶合板的要求.研究结果表明:氯化胆碱与尿素物质的量比为1:2,反应时间为60min,反应温度为90℃时,所形成的低共熔离子液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并且稳定性能最佳.将木质素与该低共熔离子液以质量比1:10在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里改性2小时
为了改善小桐子蛋白基胶黏剂的初黏性及贮存稳定性,本研究将小桐子饼粕粉分别与脱脂大豆粉、分离大豆蛋白、酪蛋白混合,并通过碱处理改性和尿素改性方法制备小桐子蛋白基胶黏剂.研究结果表明,脱脂大豆粉、分离大豆蛋白、酪蛋白分别与小桐子饼粕粉混合,小桐子蛋白基胶黏剂的干、湿强度都有明显提高,但适用期缩短.其中,分离大豆蛋白改性小桐子蛋白基胶黏剂的强度性能最好,但是适用期不长.脱脂大豆粉改性小桐子蛋白基胶黏剂在
本研究使用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API)与乙醇胺制备一系列预聚体,以PAPI、乙醇胺和OP‐10制备另一系列预聚体,用蒸馏水、羧甲基纤维素、OP‐10配制成的稳定溶液与预聚体(质量比70:30)制备水性聚氨酯.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实验,发现乙醇胺用量越大,乳液稳定性越差(最长稳定时间2.5h,最短0.6h),而预聚体固化产物的热稳定性和亲水性越好;在合成中加入乳化剂OP‐10对乳液稳定性和预聚体
通过结合硅烷化学、酰胺化反应和超声处理制备了荧光木质素纳米颗粒.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共聚焦显微镜和动态光散射来表征产品的特征.结果显示:硅烷修饰的木质素与1-芘丁酸通过酰胺化反应能制备芘标记荧光木质素,获得的产品展示紫外吸收和荧光特征峰.随着通氧时间增加,芘标记荧光木质素氧猝灭增强.超声处理后动态光散射显示芘标记荧光木质素的粒径为92.5nm.增加3-氨
本文以黑杨派的美洲黑杨(P.deltoides)以及其与青杨派的辽杨(P.maximowiczii)和毛果杨(P.trichocarpa)分别杂交后的杨木为实验材料.通过组织切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试样的微观结构并应用显微图像技术测量了导管和纤维细胞壁厚和细胞腔直径,采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试样的微纤丝角度.实验结果表明相同视野下导管的数目和尺寸有所下降,纤维细胞壁厚增加了约34%,但纤维细胞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