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金匮》二次教学论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gi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伤寒》、《金匮》作为经典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经典教学在整个中医教学中的地位却有不少争议。这些年来,各中医院校一直把它列为基础课传授,去年在全国第二届中医药发展大会上,朱良春教授提出:“经典是基础,师传是关键”的著名演讲,更激起了热烈的讨论。例如近十多年来,广州中医药大学呼吁:《伤寒》、《金匮》为经典教学要回归临床,只有实践才能有活力,才能宏扬优秀古代文化,并率先带头实践,取得很好的效果。说经典是基础不错,几乎所有的名医名家都认为学好《伤寒》、《金匮》等经典才能有扎实而深厚的中医临床根基。但从内容构成的角度看,它与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理论基础课又有明显的区别,即它不是大内科学组成的某一部分、部件,而是它自身就是内科学临床基础。与西医教学当年的“内科学基础”涵盖一些理化检查、体查及联系内科扼要疾病相似,但从来都不是基础教研室讲授,而是内科临床教研室讲授。这是教学过程地位相似点。
其他文献
方剂辨证是自古就有的一种辨证方法,只是没有理论化、系统化、规范化,没有引起历代医家重视。关于方剂辨证的概念、源流以及与方剂学和其它辨证方法的关系,笔者已有专门论述。近些年来,笔者致力于方剂辨证方法学的研究,经过近二十年的临床实践,深切体会到方剂辨证方法是一种简明易学、疗效确切的辨证方法,该法以证对方,便于掌握和传承。本文现将运用方剂辨证方法诊治疾病的若干体会进行介绍。
《金匮要略》是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风湿病是现代医学的一个病名术语,它包括了几百种疾病。金匮已有风湿病病名,“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金匮所论风湿病多指湿病、历节病、肾着病等,与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相似。本文拟对金匮治风湿病的方药进行探讨,以期对风湿病的治疗提供一点参考。
《伤寒杂病论》为中医经典著作之一,成书一千多年来一直对临床各科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除了蕴含丰富的理法方药内容外,书中还记载许多难治证及死证,排除《伤寒》、《金匮》两部分中的重复条文,共计有42条。虽然张仲景在条文中未列出治法方药,但其对症状的细微观察和描述对后人仍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提示笔者在诊治疾病中要做到见微知著,勿失病机,早预防及时挽救。
东汉医家张仲景所著之《伤寒论》,将伤寒与杂病共论,汤液与针灸并施,辨证灵活准确,用药精巧恰当,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伤寒论》在六经经文中有关针灸治疗六经病变、禁忌及六经病理与腧穴关系等的论述是言简意赅,匠心独运,颇具特色的。笔者总结《伤寒论》针灸学术思想。
“呕吐”是指食物或痰涎自胃中上逆而出的病症,外感内伤皆可出现,缘由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引起。前人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有声无物谓之干呕,朝食暮吐谓之“胃反”,泛恶欲呕谓之“恶心”,凡此皆属呕吐之类。其实呕与吐往往同时发生,很难截然分开,故一般并称为呕吐。早在《黄帝内经》中对呕吐已有论述。张仲景在继承《内经》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对呕吐证治有较大发挥,立法遣药,言简意赅,所涉及内容广泛,形成
肾为先天之本,从古到今的各代医家均十分重视肾病的治疗。古代著名医家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立少阴专篇对肾病进行论述;在《金匮要略》中也多处提到了肾病的病因病机及辨治原则,创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肾病理论。笔者对张仲景治疗肾病方法的一些粗浅认识,希望能对临床治疗肾病有所提示。
《伤寒论》是一部辨证论治的专书,千百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医疗活动。清代医家柯琴曾说:“仲景约法,能合百病,不专为伤寒一科耳”。后世医家将其扩大用途,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中。本人长期从事内科肾脏疾病的临床工作,常常应用经方处理多种慢性肾脏疾病。本文结合医疗实践,就肾脏疾病治疗中应用经方的情况做以初步概括。
半夏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且在此书中位于下品药之列,而在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却有30首方用到此药,现在它更是医生笔下最常开的一味药。笔者仔细研读《金匮要略》,发现仲景对半夏的配伍应用尤为灵活多变,本文现就将其配伍规律浅析。
金匮肾气丸首见于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又名八味肾气丸,是一首配伍严谨、构思独特的经方。方药组成为:干地黄八两,山药四两,山茱萸四两,泽泻三两,茯苓三两,丹皮三两,桂枝一两,附子(炮)一两。该方自创立以来,一直是被习用于延缓衰老、治疗老年病的常用方剂。清代《雷氏医书三种》中说:“凡治小儿以六味,治老人以八味。”当代医家将其广泛地应用在老年期疾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本文现就其应用进行综述。
《伤寒论》的研究历1800年不衰,历代医家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仅论著就不下5百多部之巨。作为中医五年制本科生的教材,从一版至七版,也越来越厚,内容不断扩展而更见详实。怎样准确理解《伤寒论》,特别在教学中如何把握讲解有关脉证及其学术问题的分寸,如何更好地为学生所掌握?……一直是教学工作者们探讨的热点话题。笔者历经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并结合亲身临床实践的不断体验、印证、思索和探究,深深体会到《伤寒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