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生代地层及植物化石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FM_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发育有诸多新生代断陷盆地。其中,百色、南宁和南流等盆地均产有大量植物化石。然而自上世纪80 年代老一辈科学家初步总结后,广西新生代植物化石的研究却很少被涉及。近年来,本研究组对上述新生代盆地的地层及化石进行了持续的调查,发现了部分保存精美的植物化石,包括特异埋藏的南宁晚渐新世木乃伊化植物群。
其他文献
会议
柏科扁柏属植物仅有五个现生种,呈典型的东亚和北美东、西部间断分布的地理格局,在东亚则仅在日本及台湾地区有所分布,围绕其特殊的地理分布格局植物学家和古植物学家曾对该属的起源、演化及古地理分布等作过一系列的研究和讨论,但观点不一。
Cupressinocladus 是一种形态属,该属系指具有交互对生或交替轮生叶序的松柏类营养枝化石.具有这种叶序的松柏类植物,除柏科以外,还有罗汉松科和杉科的少数属种,柏型枝属的有些种(如Cupressinocladus pseudoexpansum,C.valdensis)被证实属于已灭绝的掌鳞杉科.
浙江是我国东南部白垩纪地层较为发育的地区之一,白垩系以河湖相沉积为主,其中夹有火山岩。早白垩世寿昌组主要为一套以暗灰色泥岩为主,夹暗紫色红层、砂岩和含砾粗砂岩,底部有砾岩或凝灰角砾岩,顶部间有熔岩和凝灰岩,其中泥岩中产的植物化石,长期未能获得较为系统的研究,因此对该地区早白垩世的植物化石研究也较少。
壳斗目植物早在始新世即已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尤其在东亚和北美地区高度分化为现代植物区系中的各科属,其中以壳斗科植物化石最为丰富,在东亚、北美及欧洲始新世地层中均有广泛分布,但在我国,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方和西南地区,华南低纬度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相关研究几乎是空白。
樟科润楠属Machilus 化石以往的报道并不多,主要基于叶形态特征,迄今已报道的润楠属化石中,仅发现于云南腾冲新近系的薄叶润楠Machilus leptophylla Hand.-Mazz.和长梗润楠(近似种)Machilus cf.longipedicellata Lec.(吴靖宇等,2008),以及浙江天台中新统的天台润楠Machilus tiantaiensis Ding et.Sun(丁
红豆杉科木化石以往主要发现于中生代地层,尤其侏罗系和白垩系,而新生代地层迄今仅发现于阿根廷始新统(Taxaceoxylon katuatenkum Brea,Bellosi et Krause)和日本更新统(Taxoxylon torreyanum Shimakura)。
东特提斯洋的最终关闭与印度-亚欧板块碰撞的时间是特提斯-喜马拉雅造山带研究的热点问题,许多学者对此做了多方面的研究,但对海相层最终消亡时间的确定尚没有统一的认识。藏南地区是寻找西藏境内最高海相层的理想场所,其地质时代代表了残留海盆的消亡时间,可以为东特提斯最终的封闭时间提供良好的信息,也可以对恢复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碰撞发生的过程提供直接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