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与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督

来源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中央政法委员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theroad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安全的治理需要充分发挥更广泛的社会监督制约力量,在这方面,民事诉讼具有吸纳和整合社会力量的功能。而当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时,以民事诉讼的方式处理,可以发挥律师的监督作用,并且激励食品生产经营中其他相关主体履行监督职责。而以非诉讼的方式解决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赔偿问题,是一种个别化的处理方式,而不是制度化、常规式的责任实施方式,它不具有普遍性和可重复性,处理结果也具有不确定性,不利于使人们形成稳定的行为预期。这样做虽然可以使事件迅速平息,但是未必能够使受害人得到最大程度的救济,也未必能够使各相关责任人受到应有的惩罚,也不利于对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督。
其他文献
新阶段中国如何通过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加大政治体制改革创新的力度,完善宪政体制,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我国发展结构中的“失衡现象”入手,分析了政治体制创新的必要性,并提出下一步改革建议,认为建立权力制衡体制,首先要对执政党的执政方式进行必要的改革,以接受来自党内外更多的监督;参政党的改革,主要是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政治制度;权力机关的改革,主要是要
一个国家在自身的民主发展进程中,既要尽力实现民主的核心价值观,更要切实结合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制度传统和社会现实。因此,中国在构建自己的民主模式过程中,尽管需要借鉴发达国家民主政治制度发展的有关经验,但也不必完全照搬其自由式民主模式,而应立足于中国的历史传统与社会现实,充分挖掘中国传统的合和与民本思想资源,利用合作博弈的方法,构建中国的“合和式民主”模式。该模式的本质就在于既突破自身已有集中式民主
从长远的发展来看,我国和谐社会建设需要进一步建构协同机制,主要包括:打造“执政责任共担”机制、重构领导干部“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机制、确立以领导干部为表率的公民价值观凝聚机制、优化执政通道和基层自治机制、锻造不同领域组织之间的专业化协同机制等。只有如此,持续深入地推进改革,实现持续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发端于第一次政府转型,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由此,政府扮演了经济增长推动者和改革开放推动者的双重角色,形成了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进入新世纪新时期,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已越来越难以应对新阶段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挑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国改革开放进
目前中国存在税收与税源背离现象,将影响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税收转移大致呈现出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的特征。其原因是:省际贸易差异;跨区经营与总部经济;资源性产品价格扭曲;企业迁移;制度性税收转移。税收与税源的背离,会减少地方财力,加剧地区差距,降低经济效率,不利于保护资源和改善投资环境,影响科学决策。为此,要建立与完善税收分配体制。
政府间养老保障责权划分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而寻求合理的责权划分机制则是其中的基础性、关键性环节。我国政治上的单一制和经济上的地方分权体制,决定了单纯依靠中央的强力命令,无法实现责权的有效划分。而基于平等对话基础上的协商机制则是符合我国实际的责权划分机制选择。同时,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可以有效监督政府的行为,保证责权划分结果符合公民的利益要求。
食品检验机构作为接受社会公众委托的非营利组织,应当就检验结果对社会负责。如何保障食品检验机构不为送检企业所俘获,真正成为公共利益的代言人是本文所关注的。本文试图以通过行业协会组织食品生产企业抽签决定食品检验机构的做法作为保障食品委托检验公正性的新思路,并分别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给出了论证。
近年来,随着新闻媒体对瘦肉精、三聚氰胺、假药假烟酒等事件的曝光,以及食品药品安全类重特大案件频发,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因此,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对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确保全市人民群众饮食健康安全,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法制体系、权责划分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本文以不同时期我国食品安全法制建设面对的主要问题、特点和变化作为划分依据,回顾了自1949——2011年62年间我国食品安全法制建设的历史演进,将新中国食品安全法制建设的历史演进共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时期1949——1963年,这一阶段的法制建设主要表现为国务院颁布各部门规章和单项管理标准。第二阶段:发展时期1964——1979年:这一阶段的法制建设主要表现为《食品卫生管理条例》的颁布和
食品安全规制困境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结构性、体制性和制度性原因,以权力生态为研究视角,探索食品安全规制中主体的权力分配,权力制衡和权利保障,把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作为食品安全规制权力生态中的一环,分析行政性权力、经济性权力和社会性权力在食品安全规制中的功能,并建构权力均衡,主体多元、功能互补、机制协调和制度系统的食品安全多元规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