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土壤养分的分级体系的建立是指导测土施肥技术推广的重要环节,只有建立较完善的土壤养分的分级,测土施肥技术才能真正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机 构】
:
广西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南宁 53000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养分的分级体系的建立是指导测土施肥技术推广的重要环节,只有建立较完善的土壤养分的分级,测土施肥技术才能真正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测定了纳米二氧化钛悬浮液对黄瓜果实上的瓜果腐霉菌、灰霉菌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高压汞灯照射下纳米二氧化钛悬浮液对这两种菌的防治效果和即时治疗效果均达40﹪以上,接近于百菌清的防治效果,但治疗效果不如百菌清.
本文分别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抑菌圈法测定了硫酸铜与杀菌剂互作对烟草赤星菌、黑胫菌、青枯菌的毒力.结果表明,硫酸铜与噁霉灵、硫酸铜与菌核净互作对赤星菌有增效作用.硫酸铜与霜霉威互作对黑胫菌有增效作用,与噁霉灵混用有拮抗作用.硫酸铜和百菌清互作对青枯菌有增效作用,与噁霉灵和霜霉威互作效果不如单独使用硫酸铜.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并着重讨论了作为建立免疫分析方法的关键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半抗原设计原则与方法.对于今后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免疫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本文采用独创的微乳剂浊点去水法,排除了水对气相色谱仪的干扰,采用5﹪SE-30毛细管柱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为内标,进样口和检测器温度均为280℃,柱温为260℃,对氯氰菊酯微乳剂进行定量测定.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标准偏差为0.78﹪,变异系数为0.81﹪,回收率为98.48﹪~105.69﹪之间.
本文用HPLC,IR,1HNMR和元素分析确定了苯异氰酸酯法合成调吡脲的主要杂质为二苯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乙酸:水(50:3:47)为流动相,采用ODS-C18色谱柱和紫外检测器,用外标法对杂质二苯脲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标准偏差为0.219﹪,变异系数为0.664﹪,平均回收率为97.6﹪.
本文对铜离子-过氧化氢体系中荧光法测定西维因产生羟自由基进行了研究。西维因是一种常见的农药,它能产生特征荧光,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81nm,340nm.在酸性介质下,Cu2+-H2O2体系能使农药西维因产生羟自由基.羟自由基氧化西维因,使其发生荧光猝灭,造成荧光值的改变.△F与西维因溶液浓度呈一定的线性关系.
本文通过大田试验,掌握各个施肥单元蚕豆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设计提供依据。本试验是在当地选取有代表性的田块,实施"3414"肥效不完全试验,通过对产量、农艺性状、考种数据以及土壤养分速测值的综合分析,建立肥料效应函数和模型,从而确定不同作物在不同土类、不
在计算机推荐施肥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集成的基础上,探讨并设计了周至县北部猕猴桃适生区的果树施肥信息系统。该系统在土壤测试及推荐施肥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可以满足土壤养分管理、测土平衡施肥及土壤肥料信息服务的需求。其建立首先应用ArcGIS9.0的Kriging插值方法对所调查的土壤采样点养分数据进行地理统计分析,掌握研究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根据专家意见进行土壤养分评价。然后根据猕猴桃
本文就技术理论方面探讨了速测技术要想实现基层化,真正服务于农业,必须通过速测与常规的结合,建立相应丰缺指标体系。我们于2006年共在省内外建立了17个乡镇示范点,河南省内的新郑、尉氏、固始、许昌,在当年就实施了"3414"肥料效应试验,取得了小麦、玉米和水稻等作物速测施肥指标体系数据5套。各示范点运用施肥系统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用土壤速测值指导农户施肥,降低了农民的化肥投入,提高肥料利用率3~10
以成单19为试验材料,利用在四川省宣汉县东乡镇开设"3414"实验,研究玉米在灰棕紫砂泥土壤上的施肥效应,研究不同氮磷钾水平对当地玉米产量的影响,获得当地的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氮肥对当地的玉米产量影响最为显著,磷肥次之,钾肥最小。在目前肥力条件下,以N231.0kg/hm,PO151.5kg/hm和KO54.0kg/hm配施比较适宜。通过土壤速测,结合该配方肥的施用,结果表明,能改善了玉米的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