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人工智能在教育、体育、交通等领域的深度应用,要加强人工智能发展的潜在风险研判和防范,维护人民利益和国家安全,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的本质就是算法,体育新闻报道是目前算法应用最多的新闻报道,其作为一种新技术,对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将是翻天覆地的。本研究立足于大数据、融媒体背景之下,运用质化研究方法探讨体育新闻报道中"算法"所存在的伦理风险,透析其未来运用中可能会引起的伦理道德问题,结合相关人工智能道德原则及专家建议为其存在的缺陷出谋划策,探寻可持续发展路径。结果显示:算法在体育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伦理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体育数据的非法采集和过度分析。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使得数据潜藏大量信息,利益驱动方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对集团或者个人的体育数据过度的采集和分析。体育大数据商业机构、网络软件开发商等通过窃取用户的来电短信、地理位置、使用的应用软件等信息,深度挖掘与用户个人的经济状况、兴趣爱好、社交范围等有关的体育数据之间的关系,而这些体育数据被挖掘的深度与其商业价值成正比;第二,涉及隐私的体育数据保护缺位和被遗忘权的行使受限。体育数据承载的个人隐私信息在体育数据采集范围越来越广、采集方式越来越隐蔽的情况下得到侵犯,如球员的收入、社交聊天记录、出入地点等等,并且用户在要求数据控制方彻底删除个人数据时,无路径可走或者无执行保证,用户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第三,算法干预导致体育新闻偏见。算法不能自主决策并受使用者的控制,程序员设计的算法往往不受新闻伦理约束而被使用,从而使得生产的体育新闻报道带有一定的主观偏见,如对女性运动员的忽视或歧视、对不支持的球队的形象攻击等;第四,算法推荐导致体育信息茧房效应。聚合类算法在迭代次数受到限制时,存在重复推送同类信息、造成信息茧房的问题,如一旦用户有浏览体育比赛的黑幕、斗殴,体育明星的绯闻、丑闻等体育娱乐花边新闻的记录后,将会被重复推送这类体育新闻,导致受众接收到的体育观点窄化;第五,算法推荐导致体育新闻偏向与后真相。新媒体环境下,媒介机构出于对受众市场的抢占,往往会以牺牲体育新闻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为代价而去迎合受众,更多碎片化、个性化的信息而不是新闻被算法所产生和分发,使得虚假不实消息得以传播。NBA总有假新闻的原因就在于人们对其的高度关注,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体育媒介机构总想"先发制人",抢夺受众眼球,因此导致体育假新闻层出不穷;第六,算法在体育新闻报道中的运用不透明。其实质是体育新闻生产的不透明,公众对于体育新闻报道当中的数据来源、使用原理和使用目的等等难以了解,诸如"是谁研发了此算法""此算法在设计时参考了哪些指标""此算法是如何在输入数据后得到答案的""此算法的应用目的是什么"及"运算结果由谁负责"等一类问题都亟待解答,从而影响了受众对体育新闻报道的信任。研究结果说明,算法在体育新闻报道的数据来源、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反馈等全过程中,在体育新闻客观性、公正性、真实性、公民隐私权、新闻透明、舆论引导等议题中存在着伦理风险。据此,应对风险的建议是:第一,注重法律法规建设,结合体育新闻报道的特点,作出前瞻性的立法布局,从根本上杜绝风险;第二,提高媒体社会责任,提升体育新闻媒体的媒介素养,从核心上杜绝风险;第三,完善算法技术运用,在体育新闻报道当中,建立算法的权利保护、监督和反馈机制,从源头上杜绝风险。目前这些风险已经初露苗头,应当及时测评与规避。体育新闻报道在应用算法时应注意实现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交融,即做到"以人为本",推护人的尊严、提升人的价值、满足人的长远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完善,实现人机协同。从长远看,本研究的意义是使人工智能算法在体育新闻报道中运用范围更加宽泛、报道深度更加深刻、应用机制更加完善;就当下来看,是为了使算法在即将到来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体育新闻报道中的运用更加熟练和规范,超越上一届号称"机器人奥运会"的平昌冬奥会,成为"AI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