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农业的环保--可持续发展机理研究

来源 :2007年生态农业标准体系及循环农业发展全国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uonake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循环农业是循环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循环农业的环保-可持续发展作用的发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循环农业乃至循环经济发展的效果。从不同阶段的循环农业发展的本质来看,科技充分发展,经济、农业物流系统充分发展和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动态的良性循环,才有可能使循环农业充分发挥出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石漠化的形成发展加剧了当地的贫困,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是广西灾害之源、贫困之根。本文简明地介绍广西岩溶石漠化现状、分布特点及主要危害、分析了岩溶石漠化形成原因,提出促进石漠化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
本文首先分析了韶关生态农业建设的必要性,从区域优势出发,以科学技术为支撑,探索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旨在打造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根据天津市农业的特点和对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在讨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确定了现代生态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德尔菲法(Delphi)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利用该体系对天津现代生态农业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
通过对对照组、添加沼渣Ⅰ组、添加沼渣Ⅱ组共计18头杜长大三元杂交猪进行肥育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添加沼渣Ⅰ组、添加沼渣Ⅱ组达到相同出栏体重肥育期分别为99,107和112 d;20~90 kg阶段,对照组日增重710.10 g,添加沼渣Ⅰ组日增重655.14 g,极显著高于添加沼渣Ⅱ组日增重625.89 g(P<0.01);对照组料肉比为3.50,添加沼渣Ⅰ组为3.48,显著高于添加沼渣Ⅱ组的3
本文通过建设规模化养殖场大型沼气工程对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入池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产生“三沼”(沼气、沼液和沼渣)进行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技术试验与研究,探讨畜牧养殖—沼气发酵—生态农业的生产模式。
采用常规饲料营养价值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猪粪、秸秆源的沼渣进行营养价值分析和作为饲料利用的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沼渣中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的百分含量分别为85.81%±1.12%,9.93%±0.39%,3.49%±0.06%,1.07%±0.16%和25.27%±0.80%;重金属元素镉、铅、铜含量分别为(18.48±0.57),(41.25±3.3
本文针对中国水资源紧缺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按照节水型生态农业模式遵循的原理、原则、技术依据和评价体系,依据地区特色与水资源利用特征进行分类,总结阐述了水资源紧缺区适用的节水型生态农业模式、灌区适用的节水技术主导型生态农业模式、经济发达区适用的资源高效利用型节水生态农业模式、生态脆弱区适用的生态保护与节水结合型生态农业模式、多类型区域适用的结构优化型节水生态农业模式等五种模式,从而对中国节水型生态
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和主导模式。本文阐述了中国玉米标准化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依据玉米生产的发展实际,提出发展中国玉米标准化生产的对策思路。旨在通过玉米标准化生产,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加速中国玉米生产现代化进程。
通过能值分析理论及相关指标,在计算陕西省1996-2005年种植业生态系统的净能值产出率,能值投入率和环境负载率的基础上,运用可持续发展指数得出:陕西省种植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对可更新资源利用不足,对不可更新资源(尤其是土地、灌溉水资源和化学肥料)的利用过度等问题。通过衡量系统的能值流,表明陕西省种植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程度整体上处于下降态势。
本文基于杨凌区10个村庄的292户农户的实地调查资料,对比分析了生态村和非生态村的村庄生态环境现状、农户的生态环境意识、行为和支付意愿等方面的差异,得出生态村建设不仅仅使村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而且使农户的生态环境意识和行为均得到提高。最后,提出完善村庄生态环境建设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