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理血利湿法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全国第九次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w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度近视又称病理性近视,是指屈光度大于-6.OOD的屈光不正。据报道,在5908名高考生中近视眼比例占61.02%,其中-6.OOD以上高度近视占42.2%。黄斑出血是高度近视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上较为常见,因其对中心视力损伤大,故需要及时且积极地治疗。本科以滋阴理血利湿法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出血2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
其他文献
2000年FDA唯一批准用于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药物,己在70多个国家获得上市许可,全球超过100万次临床应用经验,证实了长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本文对PDT的机理与治疗进行介绍,指出其适应症扩大,可有效的封闭新生血管、PCV,使血管瘤缩小。减小剂量,改善脉络膜高渗漏,治疗中浆。
目的:研究慢性葡萄膜炎患者中医体质特点及其与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纳入100例慢性葡萄膜炎患者,并将3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中医病理体质分析和临床症状的随诊观察。结果: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的体质构成相较正常人呈明显异常,其中阴虚质、湿热质、阳虚质较正常组有明显意义。葡萄膜炎复发时表现的房水闪辉程度与湿热体质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眼底水肿与湿性体质呈明显相关关系;葡萄膜炎病程长短与湿热质、瘀血质的体
葡萄膜炎为临床常见致盲眼病之一。治疗上西医多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副作用较大。因此,大部分葡萄膜炎患者乐于接受中医药治疗。本院自2009年以来,把在临床中业己证明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加以简化、组合,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一种常见的视网膜血管性致盲性眼病,其发病率在眼底血管性疾患发病率中仅次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居第二位。根据临床表现分为非缺血型和缺血型。因其发病突然,视力骤降,视网膜出血,玻璃体积血,故属中医眼科“络损暴盲”范畴。西医目前尚无有效治疗RVO药物,以查找全身病因,治疗系统性疾病及对缺血型RVO行全视网膜光凝,目的在于预防和治疗并发症。RVO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脉络阻塞,治疗以活血化瘀
目的:研究AMD患者视野检查结果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为AMD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可量化指标。方法:对经按临床诊断标准和FFA确诊入选的115名AMD患者分组后填写中医症状量化表和行视野检测,将各组患者所得的MS、MD和LV值与中医证候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中医症状积分、虚症积分、血瘀症积分与MS呈负相关,而与MD和LV呈正相关。结论:视野检查可以为AMD中医证候研究提供一种可量化的方法,积极缓解A
目的:观察加减凉血活血汤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对90例患者以凉血活血通络法组方,结合眼底病变局部与全身辩证治疗。结果:视力提高66例占73.3%,视力稳定23例占25.6%。视力下降1例,占1.1%。结论:加减凉血活血汤结合全身辩证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有较好的疗效。
目的:研究AMD患者生存质量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为AMD中医证候研究提供可量化指标。方法:对经按临床诊断标准和FFA确诊入选的115名AMD患者分组后填写中医症状量化表和生存质量量表,并将各组患者的中医证候得分与生存质量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生存质量中生理机能、精力及社会功能与中医症状积分有相关性(P<0.01),一般健康状况与虚证积分有相关性(P<0.01)。结论:AMD患者的生理机能、社会
目的:观察双丹明目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安全性观察包括一般体检项目,血、尿、便常规,心、肝、肾功能检查,空腹血糖,尿糖;疗效性观察包括临床症状和体征,舌象及脉象,视力,视野,眼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眼电生理检查。以西药导升明作对照,16周为一疗程。结果:双丹明目胶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总有效率为97%,优于对照药导升明;对中医证候
目的:探讨视盘血管炎的临床分期及其辩证施治的疗效观察。方法:对18例20眼视盘血管炎患者,根据内窥眼底改变结合发病时间长短进行临床分期,并对其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结果:获得痊愈的5例5眼,显效4例6眼,有效5例5眼,无效4例4眼,总有效率80%。结论:本疗法对视盘血管炎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特别适用于有糖发质激素禁忌证或病程较长患者。
本文对动脉硬化检测与眼底出血性疾病中药介入时机进行研究,介绍了视网膜静脉阻塞中医辨证分型及治法、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医辨证分型及治法。通过实验结果表明,笔者认为可以将动脉硬化检测值作为中药早期介入的指标。当患者动脉硬化检测值出现异常时即提示患眼底出血性疾病的概率提高,此时应早期介入中药治疗动脉硬化,同时注意日常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只有如此才能达到“治未病”、延缓疾病的发生甚至远离疾病的目的;即使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