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对动力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影响

来源 :第29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i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型号的石墨做成锂离子电池负极在电池安全性测试中体现的性能有较大的差异,碳负极对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有较大影响。本文通过对不同粒径的中间相碳微球与鳞片状人造石墨的比较,在其他工艺相同条件下制备的三种1865O锂离子电池,测试其针刺、短路、过充性能,在安全性能方面存在差异,大粒径中间相碳微球制成的电池安全性相对最好。
其他文献
以酚醛树脂为新型碳源,采用湿磨结合固相法煅烧,合成了LiMn1-xMgxPO4/C(x=0,0.01,0.04,0.05,0.1)复合正极材料,一次颗粒尺寸约为300-400nm。利用XRD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分别研究了物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600℃煅烧得到的LiMn0.96Mg0.04PO4/C复合材料在0.1C倍率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7mAh/g。样品显示出较好的倍率性能,2C放电比容
本文通过液相预先处理原材料的改良固相法合成了件能优异的正极材料LiNi0.5Mn1.5O4,分别采用TG、XRD、SEM和扣式电池对材料的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合成的材料具有典型的尖晶石结构,空间群为Fd3m,经过900℃煅烧的材料具有最好的电化学性能。样品具有4.7V的主平台和4.1V的小平台,说明合成过程中有少量Mn3+生成。在0.2C、10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32.4、10
本文分别制备了V按照Fe位和P位掺杂的LiFePO4/C复合材料,XRD表明材料中没有杂相,探讨了掺杂离子含量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Fe位掺杂时,n(v)/n(Fe)=3/97时,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最佳。其在0.1C时的放电容量为160mAh/g,而在20C的放电容量仍可保持70mAh/g。经过Fe位掺杂,材料的锂离子扩散系数从得到明显,而电导率变化不明显,这表明当材料的电导提高到较高的水平,Li
以LiH2PO4、Fe2O3和葡萄糖为原料,利用碳热还原法在惰性气氛下合成了LiFePO4/C正极材料。目标产物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对产品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0.1C倍率下进行充放电实验时首次放电容量为140mAh/g,2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为128mAh/g。
本文采用液相合成法,以Li2SiO3、Mn(CH3COO)2·4H2O和LiF为原料,成功地合成了LiF掺杂的Li2.05MnSiO4F0.05正极材料。恒流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LiF的掺杂有效的改善了Li2MnSiO4体相电子导电率,提高了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和库仑转化效率,增加了循环稳定性。掺杂LiF后,Li2MnSiO4的充电曲线呈现出4.1 V和4.5 V的两个明显的电压平台,分别对应Li2.
用化学方法合成了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的新型高容量单颗粒材料LiNi1/3Co1/3Mn1/3O2,与市售复合颗粒的LiNi1/3Co1/3Mn1/3O2材料相比,单颗粒LiNi1/3Co1/3Mn1/3O2材料具有更高的振实密度和压实密度,以及更加优越的加工性能,且容量达到148mAh/g,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优良。
锂离子电池储存后的性能会发生衰减。负极表面固体电解质膜(SEI)阻抗的增加是主要原因之一。本文研究了双草酸硼酸锂(LiBOB)作为成膜添加剂对锂离子电池储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液中加入2wt%LiBOB后,电池的储存性能明显提高。
本文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TiO2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通过XRD和SEM技术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及形貌。并对其进行了电化学性能的研究,该复合材料在循环30周以后仍能保持400mAh/g的可逆容量。
采用二步固相法在空气气氛下合成了尖晶石型电极材料Li4-xMgxTi5O12(x=0,0.12,0.2,0.3)。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及电化学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部分Mg2+进入了晶格内部, 少量的Mg掺杂并未引起材料尖晶石结构的改变,但当X=0.3时,有杂质相的产生。当X≤0.2时,随着Mg掺杂量的增加,Li4-xMgxTi5O12在高倍率下的循环
本文成功的制备了EVA基正温度系数(PTC)复合材料,阻温特性测试表明这种EVA基复合物具备典型正温度系数效应。我们将EVA基PTC材料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复合,使得复合后的正极也具有了温度开关效应,而且PTC的加入后对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无不利影响,因而这种PTC复合电极技术能够用于锂离子电池,并能有效防止热失控,提高电池的热安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