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南海南沙、中沙、西沙、东沙群岛以及北部湾、海南岛、雷州半岛等地的珊瑚礁主要由石珊瑚的钙质骨骼组成。石珊瑚属于腔肠动物门刺丝胞动物亚门珊瑚纲石珊瑚目,中三叠世安尼期开始出现,一直延续至现代。石珊瑚分成造礁和非造礁两大生态类型。造礁珊瑚一般是群体珊瑚,生活在赤道附近的热带、亚热带低纬度浅海海域,海水年平均温度在18℃以上,最适宜的温度是25℃—29℃。而非造礁珊瑚则可生活在4.5℃—10℃,甚至生活于1℃的寒冷海水中。造礁珊瑚生活于含盐度为27—40‰的海水,而最适宜于造礁珊瑚生长的含盐度为36‰。海水的深度对于造礁珊瑚也有严格限制,一般来说,20m之内的浅海环境是造礁珊瑚最宜居的生活场所。但非造礁珊瑚的生活环境却没那么局限,生活在1—500m深度的海域,个别甚至生活在6000m深海。此外,充足的光照和食物也是造礁珊瑚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从中新世开始,全球形成了两大现代造礁珊瑚动物地理区:印度洋—太平洋区和加勒比区。印度洋—太平洋区珊瑚远比加勒比区繁盛,可达80多属500余种,且年生长率为后者的几倍。例如鹿角珊瑚(Acropora)、蔷薇珊瑚(Motipora)和星孔珊瑚(Astreopora)等属在印度洋—太平洋区已发现250余种,但在加勒比海区鹿角珊瑚仅发现3种;滨珊瑚(Porites)、角孔珊瑚(Goniopora)和穴孔珊瑚(Alveopora)等在印度洋—太平洋区约有50多种,而在加勒比海区仅发现3种滨珊瑚;杯孔珊瑚(Pocillopora)、排孔珊瑚(Seriatopora)和柱状珊瑚(Stylophora)等在印度洋—太平洋区共发现25种,但在加勒比海区尚未发现。南海西沙群岛西科1井中新世地层中含较丰富的珊瑚化石,初步鉴定15属,主要为刺星珊瑚(Cyphastraea)、蔷薇珊瑚(Montipora)、蜂房珊瑚(Favia)、薄星珊瑚(Leptastrea)、双星珊瑚(Diplastrea)、菊花珊瑚(Goniastrea)、鹿角珊瑚(Acropora)、滨珊瑚(Porite)、陀螺珊瑚(Turbinaria)、丁香珊瑚(Caryophyllia)、纵合珊瑚(Meandrina)、叶碟珊瑚(Phyllangia)、共碟珊瑚(Coenangia)、环杯珊瑚(Cricocyathus)和对叶珊瑚(Antillophyllia)等。上述大部分珊瑚化石属分布时代较长,蔷薇珊瑚(Montipora)、滨珊瑚(Porite)、鹿角珊瑚(Acropora)和纵合珊瑚(Meandrina)等从始新世开始出现一直延续至今,但也有少数属对地层时代划分具有重要作用,环杯珊瑚(Cricocyathus)和对叶珊瑚(Antillophyllia)等绝灭于中新世,表明含上述两属珊瑚的地层时代不晚于中新世。西科1井发现的珊瑚绝对多数呈块状、多角状、脑纹状及皮壳状等,为群体造礁珊瑚,仅极少数为非造礁的单体珊瑚。据目前研究结果,珊瑚是西科1井中新世生物礁建造的主要生物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