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丁苯酞是我国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疗急性缺血脑卒中的一类化学新药,对缺血性的卒中具有较佳的治疗保护作用,但其对脑缺血的治疗保护机制尚不很明确,目前研究发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可以促进神经元的存活和生长发育并能够防止他们受损死亡,改善神经元的病理状态,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主要观察丁苯酞对脑缺血后大鼠保护效应,并研究丁苯酞对大鼠局灶性永久性脑缺血和缺血再灌注后脑内BDNF、NGF及其mRNA含量的影响及探讨其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元保护作用机制。方法:80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建立永久性缺血模型和缺血再灌注模型,按照Zea-Longa的方法对动物的行为缺陷进行评分,选取1-3分的大鼠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4 组:①缺血再灌注丁苯酞组(A组)②缺血再灌注对照组(B组)③永久缺血丁苯酞组(C组)④永久缺血对照组(D组),每组20 只。A组和C组丁苯酞灌喂3日,每次25mg/kg,早晚各一次,B组和D组每天灌喂相同体积食用植物油,三天后各组动物均在预定时间做神经功能评分(Longa评分)后处死,迅速断头取脑,每组取5只大鼠做TTC染色,肉眼观察脑梗死体积。15只标本浸入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24h,常规石蜡包埋,病理切片,用HE染色行病理检查以判定有无脑梗死及脑梗死体积比测定;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观察BDNF及NGF的表达;采用(POD法)原位杂交方法检测BDNFmRNA和NGFmRNA表达。 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缺血再灌注组,丁苯酞组与对照组相比,病理改变较轻;行为学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体积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梗死周围、海马区BDNF、NGF蛋白和BDNFmRNA、NGFmRNA 丁苯酞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梗死区BDNF、NGF蛋白丁苯酞组表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NGFmRNA,BDNFmRNA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久缺血组,丁苯酞组与对照组相比,病理改变较轻,行为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体积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梗死周围、海马区BDNF、NGF蛋白和BDNFmRNA、 NGFmRNA治疗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梗死区BDNF、NGF蛋白和BDNFmRNA、NGFmRNA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丁苯酞可以明显改善缺血后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和减轻梗死体积,与对照组相比, BDNFmRNA、NGFmRNA、BDNF和NGF在梗死周围和海马区表达增多,其能在基因转录水平促进通过促进BDNF、NGF的表达而保护神经元。2.丁苯酞上调BDNF和NGF的机制可能为:促进胶质细胞的浸润、增生和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