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我国火电NO的排放现状,在此基础上从三种不同角度:发电量增长、达标排放、排放绩效对我国未来火电NO的排放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相关的控制对策.
【出 处】
:
2004全国燃煤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染治理技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我国火电NO<,x>的排放现状,在此基础上从三种不同角度:发电量增长、达标排放、排放绩效对我国未来火电NO<,x>的排放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相关的控制对策.
其他文献
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 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和 2060 年前碳中和的愿景.各机构针对我国中长期减排路径开展了多项研究.本文选取投资银行、科研单位、研究智库、国际组织等五家机构,系统梳理了其最新发布的碳中和研究报告,在经济社会发展、碳排放路径、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与结构、终端能源消费总量与结构、终端氢能消费与占比、电力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环境问题愈演愈烈,且这些问题已不仅仅局限于环境本身,而是进一步对人类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造成了影响。因此如何规避、防范、应对这些问题,从源头上控制这些问题的产生、在过程中减少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至关重要,城乡规划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在这方面具有重要责任。本文以城市中人的健康为出发点,重点关注我国城市大气环境中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的高温、雾霾、酸雨这三类问题,在梳理国内外大气环境健康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2030 年碳达峰、2060 年碳中和”的目标,低碳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得到了巨大的扩展和延申,绿色工业、绿色农业、绿色交通、绿色建筑以及绿色金融等绿色经济体系在维持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碧道规划建设应努力参与到低碳环保积极设计的挑战中,并将其作为重要设计理念融入相关规划建设实施项目中,努力为城市提供绿色服务产品,探索绿色技术创新。本研究以罗湖区碧道规划建设为契机,创新性的提出针对高开发强度城区的碧道生态建设方法路径,包括践行河湖水系最优美的目标,制定生态优先、民生为本、系统建设、低碳节约、因水制宜、有序推进的原则,构建全自然生态要素
我国水泥行业 CO2 排放量约占全国总排放量的 13.5%,是名副其实的“产碳大户”,其 50%以上的碳排放来源于原料分解,难以通过燃料结构或能效提升而避免,因而水泥行业又是典型的难减排行业.水泥行业碳减排主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及低碳技术实现,预测 2050 年通过产量压缩可以减少 8.6 亿吨碳排放.低碳技术可以降低约 43.4%的碳排放强度,其中原燃料替代、碳捕捉利用与封存(CCUS)和流程变革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把降碳摆在更加突出、优先的位置。开展中国高耗煤行业煤炭消费效率研究,有助于揭示煤炭资源的利用情况,为地区碳达峰减排路径提供相应的理论思考。研究采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 SBM 模型对中国 2005-2018 年高耗煤行业煤炭消费效率测度,并对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及各省份进行时空分析。结果 表明:①中国高耗煤行业煤炭消费效率逐渐提高,且呈东部沿海高、
“碳中和”背景下构建石化企业低碳生产决策体系和提出碳减排政策的作用机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从石化企业生产基本单元入手,基于全过程精细化碳核算,从能效、产业结构、清洁能源、产业碳汇和林业碳汇五个方面构建了“零碳工厂”的低碳生产决策体系。“零碳工厂”生产决策体系的构建将指导石化企业建立并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和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为石化企业开展相关低碳发展工作提供参考,为制定
二氧化碳是实现生态系统有机物转换及造成温室效应的重要介质,碳中和是人类发展的共识,我国主动提出力争在 2030 年达到二氧化碳排放量峰值、2060 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实现碳中和的方法与形式是多样的,由于能源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核心支撑,因此新能源替代是我国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碳中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文章归纳与总结了目前我国新能源替代技术措施的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旨在为我国尽早实现碳中和发展战略提
原煤、原油和天然气在开采、运输、加工和利用等各环节内均产生碳排放,本文依据全生命周期原则,计算相应能源的全生命周期 CO2e 排放强度,结合权威机构预测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计算我国化石能源消费过程中 CO2e 排放量.结果 显示,“十五五”期间我国化石能源消费将达到峰值,约 41.6 亿吨标准煤,相应的 CO2e 排放量也将达到峰值,大约 115 亿吨.而 2050年,我国化石能源消费量为 33.6
本文对Sn-Ti催化剂的CO+SO+NO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尤其是SO对NO+CO反应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