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了冷轧总压下率和退火温度对(Ti+Nb)-IF钢组织性能的影响,并采用EBSD对织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冷轧总压下率达到75%时,高温退火后r值就达到1.80以上,并随压下率的增大而上升,到85%时,r值达到最大值2.10左右,当冷轧总压下率达到90%时,r值开始下降。钢热轧板经80%压下率冷轧后,退火温度低于850℃时,r值随退火温度的上升而上升,850℃以上退火时,r值受退火温度影响不
【机 构】
: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研究院,北京 100083
【出 处】
:
第二届全国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及其应用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冷轧总压下率和退火温度对(Ti+Nb)-IF钢组织性能的影响,并采用EBSD对织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冷轧总压下率达到75%时,高温退火后r值就达到1.80以上,并随压下率的增大而上升,到85%时,r值达到最大值2.10左右,当冷轧总压下率达到90%时,r值开始下降。钢热轧板经80%压下率冷轧后,退火温度低于850℃时,r值随退火温度的上升而上升,850℃以上退火时,r值受退火温度影响不明显,r值保持在1.95左右。EBSD织构分析结果表明,经75%以上的大压下率冷轧后,再经850℃以上高温退火后,(Ti+Nb)-IF钢具有强烈的γ纤维织构。
其他文献
该文介绍了AL-206添加剂哑光镀Sn-Pb合金的工艺条件,测试了镀层的可焊性、沉积速度、结合力、镀液的分散能力、深镀能力等性能,并和本公司的AL-II光亮剂作了各项性能比较.
本文详细介绍了FB型光亮镀银工艺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以及在生产中应注意的事项和各项指标的工艺范围,最后还介绍了运用FB型光亮镀银工艺的经验.
对于电镀添加剂的研究,根据我国的现状与条件,重点应改在电镀中间体化合物的选择合成及电镀添加剂配方的研究上.本文简单介绍了电镀添加剂研究的发展及趋势.
本文研究了钛白粉复合镀层电镀的工艺条件和工艺参数对复合量的影响,分别分析了有机添加剂、电流密度、镀液PH值、镀液中微粒的含量、搅拌等对镀层的影响.
本文介绍了复合镀层的研究结果,并对RE-Ni-W-B-BC-MoS复合镀层的抗高温氧化性、耐磨性、镀层组织与结构进行了分析讨论.
论述了制备Ni-W-SiC非晶复合镀层的电刷镀工艺,获得了含26.0﹪~31.2﹪(Vol)SiC非晶态复合镀层.用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了镀层的结构;分析了刷镀层硬度、耐磨性和高温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SiC微粒的引入,明显提高了非晶复合刷镀层的硬度、耐磨性和高温抗氧化性能.
UNIFAC基团贡献法是目前流行的一种重要的推算相平衡的方法.应用UNIFAC基团贡献法研究了合成硝基麝香物系在乙酸乙酯、乙睛、环已烷等溶剂中的溶解度.通过麝香物系在多种溶剂中的二元相平衡的实验数据对UNIFAC交互作用参数进行了回归修正,并利用这些交互作用参数预测了大量麝香的二元、三元的固液平衡.与实验值比较,证明参数修正的结果是理想的,误差在允许的范围之内,能满足合成硝基麝香体系固液平衡计算的
纯度为99.9%的多晶镍(晶粒尺寸为0.5~2mm),被轧制到28~98%形变量,利用高分辨EBSD,对Brass({110})、S({123})、Copper({112})等典型轧制取向晶粒内的微观组织结构参数以及储存能随应变量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取向晶粒内部的微观组织结构、界面间距与取向差以及储存能,都直接与晶粒取向相关。
利用现代的EBSD晶体学取向分析技术,可以克服XRD在测量钢丝样品中组织结构的三大缺点,并且可以获得详细的微区织构分布信息。钢丝在拉拔过程中形成了很强的铁素体丝织构;铁素体{110}周向织构在大形变量时形成,并且分布在中心到0.5R的区域很宽的区域内,可能与珠光体中的渗碳体在拉拔过程中溶解,进而改变了剪切应变在径向的分布有关。
本文研究了Cr5MoV、Cr12和Cr12V等高碳钢在电磁搅拌的条件下的半固态组织演变过程,结果表明高碳钢普通铸锭的凝固组织中存在十分发达的柱状树枝晶,电磁搅拌可以使获得非枝晶的初生奥氏体,随着搅拌时间的增加,初生奥氏体的形貌变得愈来愈圆整,在较高固相分数的条件下搅拌,初生奥氏体固相颗粒有粘连现象,EBSD分析结果表明粘连的固相颗粒是不同的位向颗粒,这些不同的位向颗粒之间是从不同的晶核生长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