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核蛋白因子kB (NF-κB)对左向右分流大鼠模型中血管活性物质肾上腺髓质素(ADM)及前列环素(PGI2)的影响及应用阻断剂(PDCT)干预后的变化。方法:50只4周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手术分流组(Tn组)15只,手术+PDTC阻断组(Ti组)15只,假手术对照组(Co组)10只,阴性对照组(Cn组)10只。
【机 构】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内科 25001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核蛋白因子kB (NF-κB)对左向右分流大鼠模型中血管活性物质肾上腺髓质素(ADM)及前列环素(PGI2)的影响及应用阻断剂(PDCT)干预后的变化。方法:50只4周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手术分流组(Tn组)15只,手术+PDTC阻断组(Ti组)15只,假手术对照组(Co组)10只,阴性对照组(Cn组)10只。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3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RPLS)患儿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1例为男性,2例为女性,年龄2-12岁,危险度分级均为中危.患儿前期在我院规律化疗,效果好,起病前后骨髓白血病细胞微小残留均小于10-4/L.1例在化疗
本文探讨牛膝、香菇、黄芪、灵芝四种生物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增殖成熟能力和抗肿瘤效应的直接影响,以及多糖刺激成熟的DCs与CIK共培养对CIK细胞增殖力、抗瘤活性的影响.
目的:临床分析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结果.方法:对淄博市中心医院儿科32例儿童ITP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男∶女=1.13∶1,<1岁15例(46.87%);1~3岁9例(28.13%).有上呼吸道感染史12例(52.17%),下呼吸道感染史6例(26.09%),肠道感染史4例(17.39%),有疫苗接种史1例(4.35%).临床特征最常见的是皮肤及黏
药物诱发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少见,极易被忽视.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头孢曲松引起的儿童急性溶血性贫血进行报道。本例患者有明确的头抱曲松用药史,再次输注即出现面色苍白,晕厥、血红蛋白尿及黄疽、贫血的实验室溶血指标,经抗过敏、停用头抱曲松等处理后症状逐渐好转,虽未检测头抱曲松抗体,但Coombs试验阳性,符合药物引起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因此本例应考虑头抱曲松所致的急性免疫性溶血贫血诊断。治疗方面,及时停药、
Aims: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precise mechanism and signaling pathways of mesangial cell (MC) proliferation from a new point of view considering Connexin 43 (Cx43).Methods: MC proliferation wa
目的:研究脓毒症患儿发生肾损害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我院PICU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发生肾损害的高危因素。比较有无肾损害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首发感染器官、病程初期是否出现腹胀、是否合并脑病、C反应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水平、D-二聚体大于500ug/L、APTT大于50秒、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是否机械通气、早期是否扩容、是否应用丙种球蛋白、是否应
目的:分析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及耐药状况,为临床的抗生素选择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济南市儿童医院PICU送检的下呼吸道标本3000份,其中2014年1229份,2015年1771份。标本来源:经气管插管所吸痰液、肺泡灌洗液、气管导管头。用常规方法分离鉴定病原菌,将标本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用K-B法做药物敏感
目的:研究血浆动态检测降钙素原、IL-6、D-二聚体(DD)水平在儿童脓毒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5年9月我院儿科脓毒症患儿45例,男29例,女16例,并收集同期我院儿外科住院的患儿48例作为对照,男28例,女20例,检测并比较30 min内,6小时,24小时血浆PCT、IL-6、D-D水平。
目的:了解芪冬颐心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2015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76例,随机选取数字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强心、利尿、抗感染、止咳祛痰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中药芪冬颐心口服液口服辅助治疗。
目的:治疗及预防住院患儿压疮发生的风险,提高患儿住院安全。方法:资料的收集及压疮发生的原因,建立住院患儿压疮风险评估,制定压疮风险评估制度、设计应用压疮风险评估依据单及评估单、实现日常防控。结果:7例院外压疮在PICU的监护过程中均好转转科或出院,未出现加重的情况,提高了住院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及能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