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关节囊前外侧入路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deda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前外侧入路人工双极硬骨头半髋关节置换(Bipolar hip arthroplasty,BHA)术中保留关节囊的手术方法和在预防术后髋关节脱位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09年7月至1011年7月的24例前外侧BHA患者术中行关节囊保留修复,观察术后的关节功能。结果:24例行前外侧BHA时保留修复关节囊的患者在术后没有脱位发生。结论:前外侧BHA中保留修复关节囊,可以重建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平衡,对预防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发生有一定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DHS内固定治疗者145例,男58例,女87例,年龄58~85岁,平均72岁,其中Ⅰ型骨折31例,Ⅱ型骨折54例,ⅢA型骨折60例;使用DCS内固定者45例,男27例,女26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75岁,其中,ⅢB型29例,Ⅳ型10例,反转子型6例;使用PFN内固定者38例,男15例,女23例,年龄70~86岁,平均年龄74岁
为减小肱骨外科颈骨折损伤,减少恢复时间,本文采取微创治疗方法,重点介绍了手法整复法和固定方法,骨折基本都能愈合,为中医骨伤科提供了经验。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合并皮肤缺损的胫骨感染性骨缺损临床疗效.方法:自2001年-2008年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合并大面积皮肤缺损的胫骨感染性骨缺损21例,随访6-62个月,其中男19例,女3例;年龄19-43岁,平均31岁;骨缺摄3-13cm,平均6cm,皮肤缺损面积3cm×3cm-6cm×10cm;11例合并足下垂;5例合并膝关节强直.术前拍摄患肢X线片和标定皮肤坏死区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CP)应用于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中医门诊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自2009年-2012年,将收治140例新鲜闭合性肱骨近端Neer三部分骨折,完成随访118例,中医CP组59例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的方法治疗对照组59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随访3~12个月,平均(8.2月+2.1月),疗效以Neer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时间、费用
本文阐释了踝关节与本体感觉概念,然后分析了影响本体感觉的因素,最后重点探讨了踝关节与本体感觉的关系,为预防踝关节损伤及损伤后踝关节的康复提供理论参考。
目的:探讨利用跟骨周围软组织平衡及骨膜的完整性撬拨复位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30例跟骨骨折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患者取俯卧位或检侧侧卧位,观察利用跟骨周围软组织的平衡、内在动力及骨膜的完整性撬拨复位三点固定法治疗。结果:治愈75%;好转25%;未愈0%。结论:利用跟骨周围软组织的平衡、内在动力及骨膜的完整性撬拨复位三点固定法治疗跟骨骨折是治疗跟骨骨折的
目的:探讨断肢再植术后并发膀胱血肿的临床护理。方法:在B超监视下确定血块位置,使用注射器或抽吸器反复抽吸膀胱内巨大血肿。结果:膀胱内血块全部被抽吸干净。结论:在B超下使用注射器或抽吸器吸引清除膀胱内血块,具有操作科学、简单、方便、安全、准确、微伤、高效、血块清除彻底等特点。
目的:探讨采用腓骨短肌肌腱转位加缝合锚钉治疗Ⅲ度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比较采用腓骨短肌肌腱转位加缝合锚钉与采用护踝保护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Ⅲ度损伤的疗效,两种治疗方法分别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病例各12例.所有病例治疗后随访2年.采用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两组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总分治疗前后各时
通过对一例多发性骨折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和其相关认识的讨论,认为开放性骨折术前清创影响手术的远期疗效,而早期预防和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8例肘关节后脱位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入院后,22例立即给予手法复位。然后臂从麻醉或全麻下,将患肘置于脚前或手术床侧台上,采用克氏针进行手术治疗,交叉固定,修补关节囊。随访6个月~3年,28例中术后均未出现肘关节再脱位,优17例,良9例,差2例。并发症:1例上尺桡关节旋转丧失,1例肘前异位骨化影响关节活动,2例正中神经牵拉伤,术后3~6个月均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