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CNKI)、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等数据库1978-2014年文献,收集葛根素注射剂不良反应详细病案,在应用ACCESS建立病案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病案资料中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疾病、过敏史、用药剂量、配液使用情况、ADR累及系统器官,ADR发生时间、预后等病例信息进行整理,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差异分析.结果:(1)患者性别、年龄情况分析:171例病案中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2.62±12.67)岁;其中男性123例,平均年龄为(62.92±12.95)岁;女性48例,平均年龄为(61.85±11.99)岁.(2)患者原患疾病与过敏史情况分析:167例有原患疾病记载,其中以心血管疾病数量最多,共92例(55.09%),还包括脑梗塞及其后遗症(26.94%),糖尿病及其并发症(11.38%),帕金森氏病、颈椎病及其并发症(6.59%)等.在所有病案中,患者过敏史记载不详的131例(76.61%);其余40例病案中,无过敏史的患者32例,有过敏史的患者8例.(3)葛根素注射剂使用剂量情况分析:156例有葛根素注射剂使用剂量记载,其中超出说明书规定剂量范围(800mg-500mg)55例,在说明书规定剂量范围内(400mg-200mg)100例,低于说明书规定剂量范围的仅1例.(4)配液使用情况分析:对此项记载详细的共99例,其中以5%葡萄糖注射液数量最多,共62例(62.63%);其次为0.9%氯化钠注射液26例(26.26%).(5)合并用药分析:41例有合并用药记载,其中以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数量最多,共23例(56.10%).(6) ADR及系统器官分析:171例病案中,ADR累及系统和器官以血液系统损害比例最高(19.83%),其余依次为皮肤损害(17.72%),呼吸系统损害(15.61%),神经系统损害(15.19%)等.(7) ADR发生时间分析:有详细ADR发生时间记载的有156例.其中以第1天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30.77%),其余依次为第6-10天(26.28%),第2-5天(20.51%)等.(8)预后:171例均有详细的预后记载.其中再激发阳性20例(11.70%),死亡9例(5.26%),停药后不良反应症状缓解25例(14.62%),治疗后不良反应症状缓解1 17例(68.42%).结论:溶血反应是葛根素注射剂不良反应最常见的类型,且葛根素注射剂不良反应发作的时间短.临床上存在的长疗程、超剂量使用,不合理配伍等现象都可能导致葛根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