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青藏高原多年冻土腐蚀的预估

来源 :2012年全国大气科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暨第十二届海峡两岸青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ongliang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MIROC3.2 hires/RegCM3 动力降尺度产生的高分辨率资料强迫CLM4 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目前的分布和将来的变化进行了模拟和预估.模拟的当前青藏高原近地层多年冻土面积为122.2×104 km2,这个面积与高原冻土图显示的面积126.7×104 km2 十分接近,表明模拟的面积是合理的.在将来青藏高原气候继续变暖的情形下(在A1B 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1980 到2100 年的增温率大约为0.58 °C /10 年),近地层多年冻土面积到本世纪中期将减少大约39%,而到本世纪末期将减少81%.
其他文献
本文用数值模式模拟了台风“黑格比”(2008),并通过分析模拟输出数据,研究了热带气旋中垂直运动与气旋强度演变的联系,主要得出以下三点结论:(1)强度越强的热带气旋,其强度演变对气旋内部垂直运动依赖越大,而较弱的热带气旋一定程度上还会受外环境的影响,但总体上,垂直运动对气旋强度演变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使用了NCEP 的再分析资料和JTWC 的台风最佳路径资料,对1991-2010 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期间的正压能量转换情况进行了分类研究.根据生成时刻的低层环流配置,将热带气旋分成五种类型进行合成研究,分别是:切变型、辐合型、倒槽型、季风涡旋型和东风型.诊断热带气旋生成期间的正压能量转换可以发现,切变型、辐合型和倒槽型的热带气旋的生成与正压能量转换有很好的关系:对于切变型的热带气旋,纬向
本研究將西北太平洋地區1970-2009年共40年的颱風資料分成四個時期來瞭解侵台颱風的年代變化以及季節變化情形.結果發現,侵台颱風總個數在2000年之後具有明顯的增加,再進一步分別討論強度的個數變化,可知增加的個數主要以中度以上的颱風較為顯著,強度較弱的颱風則無明顯變化.而在季節變化部份,在2000年以前侵台颱風主要出現在七至九月,但在2000年之後則發現六月及十月的侵台颱風個數則有增加的現象.
对应大气对立双体系系统,Lorenz 系统存在正负两分支,且运动轨迹在这两分支之间不定期的来回变换.把握混沌系统两分支变换预报规律,对预报天气和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强迫Lorenz 系统为数学模型,首先分析了外强迫对Lorenz 映射的影响.无外强迫作用时,系统正负分支对应的映射两尖点完全重合,外强迫作用使两尖点分离,且决定着尖点分离方向和距离.然后,基于Lorenz 映射,本文重点研究
本文分前(4-6 月)、中(7-9 月)、后(10-12 月)期3 个季节,研究东太平洋型暖/冷事件(EPW/EPC)和中太平洋型暖/冷事件(CPW/CPC)对西北太平洋(WNP)热带气旋(TC)活动的影响.前期,EPW(EPC)对应TC 在WNP 东南(西南)象限生成显著偏多,而所有ENSO 事件对TC 持续时间和强度均无显著影响.中期,对于两种暖事件,EPW 使得TC 在东南(西北)生成频数明
研究发现除冰冻日数外,1961-2008 年研究区其他11 个极端气温指数均显著变暖,变暖幅度在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之后加大,显著变暖的台站主要位于高海拔区,各指数变暖幅度随海拔升高而增大,冷指数变暖幅度大于暖指数,夜指数变暖幅度大于昼指数.11 个极端降水指数中只有单日最大降水量、最多连续降水天数和非常极端降水量的变化幅度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
本文使用欧洲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1979-2010 年共32 年的全球一天四次及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台风网提供的最佳台风路径数据集,应用合成、相关分析等常用的气候统计方法,诊断分析了东亚季风湿润区7 月份水汽输送情况,可以看出该区域水汽通量散度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信号,并重点从热带气旋影响的角度出发,分析得出该区域水汽通量散度与受到热带气旋影响的总日数有很好的负相关关系,相关
本文针对西伯利亚高压(SH)和阿留申低压(AL)在年代际尺度上的协同变化特征及其对东亚冬季风(EAWM)年际变率的影响问题展开研究.结果表明,SH 与AL 之关系仅在1966-1985 年期间有显著正相关,而在1965 年之前和1986 年以后,两者的正相关关系不复存在.另外,SH 和AL 在年代际尺度上的协同变化特征与EAWM 年际变率的年代际变化有很好的对应.进一步的研究揭示:处于不同阶段的S
本文使用NCAR 研发的共同大气模式CAM4 对两类厄尔尼诺的大气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ERA-Interim 再分析资料的合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中太平洋厄尔尼诺(CP-El Ni?o ) 时,CAM4-AMIP 的合成结果和CAM4-CPEL 模拟结果均与ERA-Interim 再分析资料合成的结果有较好的对应,包括赤道地区中西风的异常分布,太平洋北部的气旋性异常,以及西北太平洋的气旋
本文根据CMIP3 多个海气耦合模式对20 世纪晚期亚洲夏季降水的模拟所显示出各模式模拟能力的较大空间差异,提出一种滑动窗区空间相关系数来量化表征这种空间差异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这种滑动窗区空间相关系数作为各模式的权重系数进行加权集合平均,称之为滑动窗区空间相关加权集合方法.利用该方法分别对CMIP3 多个耦合模式所模拟的20 世纪晚期亚洲夏季降水进行加权集合平均,并将其结果与传统空间相关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