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中药有效提取成分原人参二醇(protopanaxadiol,PPD)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体内、体外模型的作用,初步探讨其相关降脂机制。方法:1.用WST法筛选原人参二醇对HepG2细胞的安全剂量。应用1mmol/L游离脂肪酸(油酸:棕榈酸)诱导HepG2细胞脂肪变性,作为NAFLD的体外模型。诱导24h后,选取20(S)-PPD三个剂量(50,50,5μmol/L)为高、中、低剂量进行干预试验24h。用油红0染色、尼罗红荧光染色法及检测细胞内脂质含量,观察PPD对HepG2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2.为观察PPD对体内NAFLD模型的作用,C57BL/6小鼠分为6组:正常、模型、PPD高剂量组(PH)、PPD中剂量组(PM)、PPD低剂量组(PL)、黄连素组(BBR),每组7只。除正常对照组小鼠用普通饲料喂养,其余用高脂饲料(60%热能来自于脂肪)饲养。持续3周后,药物组小鼠同时予以药物灌胃干预,PH、PM、PL组分别给予PPD 40 mg/kg、10 mg/kg、2.5 mg/kg,BBR组给予100 mg/kg,每天一次。继续试验4周后造模用药结束,取小鼠肝组织进行HE染色以观察其病理性变化,并检测血清转氨酶活性及血脂血糖水平。3.为进一步探讨PPD作用机制,检测了脂质代谢及氧化应激两方面因素。AMPK可通过其下游分子调节脂质生成和代谢,因此检测AMPK及其相关分子ACC、FAS、SREBP-1c、ACOX、PPAR-α表达和/或活化水平。另外,应用荧光探针DCFH-DA标记法,检测脂肪变性HepG2及高剂量原人参二醇干预后的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脂质过氧化物4-羟基壬烯醛(4-HNE)含量,及用蛋白印迹检测促进ROS产生的相关分子细胞色素CYP2E1表达水平。结果:1.细胞试验结果:50μmol/L PPD对HepG2细胞无毒性作用,故以此作为高剂量。脂肪酸诱导后细胞肿胀有大量脂滴积聚,模型组TG含量显著升高(P<0.01),TC无变化。相对于模型组,PPD各剂量干预组细胞内脂滴明显减少,TG含量均下降(P<0.05),以高剂量组最显著。2.体内试验结果:与正常饮食小鼠比较,高脂饮食模型小鼠体重显著增加(P<0.001),肝重略增加;药物干预组中PH组体重显著下降(P<0.01),PH、PM、BBR组小鼠肝重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模型组肝脏小叶中央静脉周围出现较大面积的脂肪变性,PPD及BBR干预组小鼠肝组织的脂质沉积均明显减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C、HDL-c、LDL-c及FBG含量均显著增加(P<0.001);PPD各剂量组可下调TC、HDL-c、LDL-c水平(P<0.05),BBR可下调LDL-c水平(P<0.05),PH有下调FBG趋势。模型组小鼠血清转氨酶AST升高(P<0.05),总胆汁酸(TBA)含量增加(P<0.001),PM、PL、BBR可显著下调AST活性水平和TBA含量(P<0.05),PH可降低TBA,对AST有下调趋势。3.相关机制结果:AMPK的活化可抑制脂肪合成酶ACC活性,抑制脂质新生及促进氧化。与正常组细胞比较,脂肪酸诱导的细胞AMPK表达增加但活化水平显著下调(P<0.05),相应地ACC表达升高但失活的ACC水平下调表明其在模型中活化有所增加;PPD可显著上调活化AMPK水平及失活ACC水平(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细胞中脂肪合成酶FAS表达无显著变化,PPD有下调其水平的趋势。脂肪酸氧化限速酶ACOX1和核转录因子PPAR-α的表达水平在模型细胞中有下降趋势,PPD的干预使其表达上调。HepG2细胞在脂肪酸孵育后ROS水平明显增加,4-HNE的表达增强(P<0.001);PPD干预的细胞二者水平减少(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YP2E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PD处理的细胞CYP2E1的表达下降(P<0.05)。结论:原人参二醇可显著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且存在剂量依赖性。通过促进脂肪酸氧化、抑制脂质新生改善脂质代谢,以及对氧化应激的调控,是其作用的部分机制。由于体内试验中高剂量较低剂量PPD转氨酶高,推测有一定的细胞损伤作用,需控制其使用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