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分析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糖尿病及其病史的相关性,并依据所得结论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个性化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方法实施该研究.筛选于2014年3月-2015年12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及四川省骨科医院下肢科因膝骨关节炎行单侧TKA的患者,依据患者是否合并有糖尿病,将所有患者分为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并根据
【出 处】
: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中医骨伤科高峰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分析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糖尿病及其病史的相关性,并依据所得结论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个性化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本研究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方法实施该研究.筛选于2014年3月-2015年12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及四川省骨科医院下肢科因膝骨关节炎行单侧TKA的患者,依据患者是否合并有糖尿病,将所有患者分为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并根据糖尿病患者的病史长度将糖尿病组再分为糖尿病病史≥10年组组和糖尿病病史<10年组.所有患者在TKA术前行D-二聚体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排除术前DVT患者,术后行D二聚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临床症状体征,诊断患者TKA术后是否发生下肢DVT.比较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及糖尿病病史≥10年组组和糖尿病病史<10年组的下肢DVT的发生率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是否有差异,分析糖尿病及其病史与TK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
结果:根据纳排标准最终选入264例患者,糖尿病组68例,对照组196例.TKA术后发生下肢DVT的患者40例,发生率15.2%,其中糖尿病组发生下肢DVT的患者19例,占总例数的27.9%,对照组发生的下肢DVT的患者21例占总例数的10.7%.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是非糖尿病组患者的2.61倍[95%CI(1.183~6.212),P>0.05];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病病史在10年以上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是糖尿病病史在10年以下患者的1.93倍[95%CI(0.962~5.367),P>0.05];糖尿病组和对照组术前D-二聚体均值分别为691.37±327.61μg/L和360.91±190.39μg/L,术后D-二聚体均值分别为3638.65±852.86μg/L和2380.04±690.49μg/L,两组术前术后的比较差异明显,且两组间术前和术后的比较同样显著;依据糖尿病病史分的糖尿病病史≥10年组和糖尿病病史<10年组术前的D-二聚体均值分别为887.91±165.39μg/L和521.37±327.61μg/L,术后D-二聚体均值分别为4387.04±747.49μg/L和2889.65±1252.86μg/L,两组术前术后的比较差异明显,且两组间术前和术后的比较同样显著;术后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组间年龄、性别、高血压患病率、BM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止血带使用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术前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行单侧TK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并且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可能与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病史呈正相关.
其他文献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常发生膝关节的疼痛、功能障碍、畸形,积极的治疗对膝关节恢复其生理功能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各种治疗的综述,介绍了目前该病中西医治疗的概况.主张采用综合的治疗的方案进行治疗,文中提到的中药内外治、推拿、针灸、功能锻炼、健康教育、改善症状与延缓病情药物、关节镜、关节置换等,可以适当的选择进行结合,达到治疗的目的,强调早期积极的治疗。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促进膝本体感觉恢复的康复手段及方法;方法:对近年来膝关节前叉韧带重建术后膝本体感觉的康复进展进行了阅读及分析,阐述了半月板本体感觉的概念,并对其康复进展进行了一定的归纳;结果: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本体感觉的迅速恢复关键在于术中尽可能多的保留韧带及术后尽早的进行康复训练,虽然目前针对膝关节本体感觉的有效康复手段较多,但较少对单一手段的有效性进行比较及分析;结论
目的:探讨股骨及胫骨不同部位及不同软组织条件下的最佳手术方案及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对于下肢慢性骨髓炎患者根据年龄、软组织条件等制定不同手术方案,以显微外科技术或Ilizarov技术为基础制定不同手术策略.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下肢骨髓炎需根据不同年龄及软组织条件制定完善的手术策略方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数字化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导航模板设计骶髂固定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7月至2016年05月,对9例需要行经骶2髂骨螺钉植入手术的患者术前通过CT扫描、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建立三维仿真模型,并使用Geomagic软件设计最佳的内固定钉道,然后根据钉道设计导航模板,用3D打印机打印导航模板,用于手术时辅助置钉;术中辅助植入经骶2髂骨螺钉共18枚,术后CT扫描评价螺钉位置,记录
胸椎重度骨折脱位常常由高能量损伤引起,椎体骨折脱位必然引起椎管狭窄,导致硬脊膜受压变扁,以致脊髓发生严重损伤甚至离断,造成患者完全或不全截瘫.本院收治1例胸10-11重度骨折脱位,但并无神经损伤症状,经手术治疗后,脊柱稳定性得到重建,四肢感觉运动正常,疗效满意.回顾文献:无脊髓损伤的胸椎重度骨折脱位较为少见,常由高能量损伤致胸椎椎体及附件广泛骨折移位,为脊髓漂移提供可能性.治疗重点在于避免不恰当搬
目的:研究杵针治疗颈性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颈性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无差异性(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88%),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无差异性(P>0.05).结论:杵针杵针治疗颈性颈
目的:观察老年颈椎病患者颈前路次全切应用两种植骨重建钛网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2月老年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次全切手术53例,现有钛网组33例,新型钛网组20例.比较两组术后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高度的变化及神经功能评价.结果:现有钛网组颈椎曲度平均丢失7.2°±0.5°,椎间高度平均丢失3±0.5mm,新型钛网组颈椎曲度平均丢失1.5°±1.0°,椎间高度平均丢失0.6±0.5
目的:评价腰椎融合术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对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80例腰4-5节段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组(A组),半椎板切除椎间融合组(B组).分别评价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邻近节段的影像学指标变化,及临床效果变化.结果:168例患者(93.3%,168/180)进行了至少3年的随访,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临床症状、体征,血液中D-二聚体水平、凝血二项(PT、APTT)、术后输血量、总引流量及术后1周下肢血管彩超变化,探讨复元活血汤对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筛选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因股骨头坏死或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而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
目的:探索多模式镇痛方式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的镇痛效果,同时观察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和康复情况.方法:本研究针对四川省中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骨科医院符合纳排标准、拟行单侧TKA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多模式镇痛方式:①术前超前镇痛(塞来昔布)及心理疏导、②术中关节周围组织注射镇痛(罗哌卡因+肾上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