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红外辐射成像技术,对250名志愿者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绝大多数受试者身上都可观察到距离较长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长者可通达经脉全程.直观地显示了古人所描述的经脉循行路线.并根据大量的实验结果,归纳出它的五个基本特点,即:(一)路线基本循经,并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二)在同一体区可以同时显现多条经脉的路线;(三)IRRTM大多为高温带,但有时也表现为低温带;(四)沿IRRTM全程的坡温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五)身体左右两侧的IRRTM多对称出现.在上述基础上,我们又对IRRTM产生的机理进行了观察,并取得了以下一些初步的实验结果.(一)在经脉的循行线上加热,皮肤温度的变化沿经扩展,可以诱发出长距离的IRRTM;在非经的对照部位加热则无此种效应.揭示经脉线上的某些组织具有较好的导热性:(二)以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的结果,经脉线上皮肤微循环的灌注量显著高于其两则旁开的对照部位,说明皮肤微循环的状态是形成IRRTM的一个重要因素;(三)冷负荷试验的结果提示,与IRRTM相关的热源,可能位于该轨迹皮下一定深度的组织中.以针形温度传感器实测的结果进一步证明,从皮下至2cm深度的范围内,经脉线下的组织温度均较其两侧旁开的对照部位高;(四)经脉线下深部组织中的氧分压也显著高于两则旁开的对照部位,能量代谢更为活跃;(五)针刺时经脉线上相关组织的氧利用率进一步提高,这种效应还可被机械压迫所阻断.以上实践结果提示,经脉线下相关的组织似乎是一条与人体机能调控相关的能量、信息传递的实体通道的存在,这一通首的实体当然包括了多种已知的组织(可能还有一些未知的因素参与).至于这一通道的结构特征和产生的机理则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随着问题的不断深入,这项研究结果将进一步促进经络调控的外周机理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