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阴志》的修纂、版本源流及文献价值

来源 :第三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暨两岸四地方志文献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阴素有编史修志的优良传统,自北宋早期所修江阴军《旧经》《图经》等书开始,迄及民国时期陈思修、缪荃孙纂《江阴县续志》,民国24年(1935)王维屏撰《江阴志略》,先后修纂过十余部志书.本文对早已散佚的宋《江阴志》进行辑佚和整理校勘,也是丰富江阴古城文化内涵的一件大事,宋时江阴地情之概况,人文之精粹,先辈业绩之德行,无不跃然志乘.本文对于整理发掘江阴地方历史文化,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对于古籍文献的抢救、保护、整理和研究,以及对于促进历史学、历史地理学、方志学、文学史、文献校勘、目录学等诸多学科的建设,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正所谓,零圭碎璧,犹可珍惜;残膏剩馥,沾溉无穷。
其他文献
年鉴要稳固发展并持续创新,关键在于在年鉴组织编纂出版过程中,年鉴编纂队伍的思想意识、能力素质,以及知识水平、敬业精神。加强年鉴编纂队伍建设成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机构的首要问题。年鉴组织配套完善,法律建设到位,年鉴意识形成,使年鉴运作中的各个关系、各个环节、各个因素、各个层次和谐起来,年鉴自然会高效运转,形成合力和活力,达到年鉴工作目标。年鉴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万历十九年(1590年)朝鲜在日本两次请求遣使通信后,在没有奏报明朝的情况下派遣通信使出使日本,在出使过程中,双方产生了一系列摩擦,如宣慰使事件、国分寺事件、礼单事件、传命事件、国书事件等.出使与接待使臣之间的诗文应和、书信往来以及留下的相关文献对增进彼此的认识及东亚文化圈内文化交流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鲜日双方对相关的摩擦事件的处理反应了华夷秩序扩大化影响下,彼此认识上的偏差,及双方表现优越感的
犹太问题是犹太历史与文化研究的一种重要议题.俄国曾经是世界上犹太人最多的国家.犹太问题亦在俄国表现得特别充分.俄国作家也对此问题进行了表达和探求.其中,尤以犹太作家如巴比尔、肖洛姆等表现突出.本文利用《骑兵军日记》等文学文献对俄国的犹太问题进行了探究,如犹太人在波兰和俄国之间的尴尬境地及其原因;作为犹太人天堂的敖德萨也是一个地狱;犹太人也要为自己的遭遇进行自身反省和反思,否则很难走出历史的怪圈.
天津犹太社区系俄国阿什肯那兹犹太人所建,以1906年天津犹太公会的成立为发端.犹太人主要在英法租界一带聚集,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生活设施等方面已经超过哈尔滨犹太社区,成为北方第一大犹太社区,并与中国其他犹太社区保持着密切联系.二战结束后,国民政府陆续收回租界,如何处置原租界内的大量外侨则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国民政府对所有外侨组织皆采取严格管理、密切监视其社会活动的措施,加上以苏联国籍居多的天津犹太
自2000年至2008年的8年间,广东省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以扫描缩印模式(指扫描后整理,用大32开本、2页4面合一新页缩印的模式)整理翻印了30部潮州府县旧志并整理重刊饶宗颐《潮州志》.本文第一作者是翻印工作的主持人,曾作《翻印潮州旧志琐谈》一文发表于《中国地方志》2005年第2期上;第二作者是电脑操作员及主要编辑之一,曾作《利用电脑技术整理旧志探索》发表于《中国地方志》2007年第6期上.文章是
方志研究对修志实践和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笔者查阅了自1995年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向社会公开信息以来,经其转载的"历史学"大类及相关学科约2万多篇论文和其他有关成果目录,其中涉及方志学科的约有50多项(统计表列有54篇).对方志学近年来的研究群体、研究范围、关心热点、文章水平等方面都做了系统的梳理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思考和建议.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该文结构分为研究分析、发展变化和存在问
2013年10月9-10日,第三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暨两岸四地方志文献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省东莞市召开.会议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地方志学会主办,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承办,东莞市人民政府协办.来自中国大陆以及香港、澳门、台湾修志机构与方志收藏机构、学术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全国部分省级方志工作机构、广东省市级方志工作机构负责人,150余人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
民国《上海市通志》20世纪30年代初期上海市通志馆创建伊始,编修的一部记载上海历史和现状的重要方志,是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该志记载的时间跨度从上海的溯源到1933年,内容范围从自然地理到经济、文化、社会.该志书初时计划编纂25编,每编计划编纂10万字,预计全稿250万字以上.后完全成稿并排出二校稿的3编,70万字;已经完全成稿的11编,277万字;尚未完全成稿的10编,存有志稿203万字.合
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海峡两岸继承修志传统.一地一志、浩如烟海,本文仅举上海市《上海县志》与台湾省《台北县志》从其篇目结构、编修体制,以及凡例、图照、大事记,地理、人口、社会、经济门类和人物志方面进行对比性研究,考其异同,究其优点,旨在学习传承其优点,展示方志文化的魅力.
本文主要目的即在透过《富里乡志》的评介,来试图理解花东纵谷中段的富里乡的开发,以及其开发过程中的族群关系,尤其是有关客家族群的书写.经由本文的评介当能提供各界对东台湾多元族群有一初步的了解,进而让学界思考应该如何投注更多心力来关注东台湾的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