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条件下资源环境价格的表现与创建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12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环境价格在循环经济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既影响生产,又影响消费,既关系到废物排放,又关系到资源回收.在循环经济体系中,资源环境价格表现为资源税、环境税、排污费、排放权交易价格、回收押金、环境补贴、基金等多种形式.资源环境价格的创建与政府紧密相关,包括资源开采、流通、制造、回收四个环节依托于商品、服务、资本、资源的直接创建以及依托于产权间接创建两种途径.完善我国资源环境价格制度,要以循环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发展目标为依归,以综合成本最小为原则,统筹协调各种政策工具,构建"政府调节市场,价格支持循环"的体制机制.
其他文献
利用改进后的全球一般均衡环境模型(GTAP-E)及其6版非CO2类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模拟了中国畜禽粪便技术减排甲烷潜力及其政策意涵.结果显示,减排畜禽粪便甲烷的技术使中国贸易条件失衡,福利减少,出口价格指数、GDP价格指数、消费物价指数上涨,进出口量减少,实际GDP减少.总体上,国家没有从该项技术上获得相对利益.减排畜禽粪便甲烷的技术使牛羊类、猪禽类部门价格上涨,产量下降,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土
发展草原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在提高牧户经营收益的同时,有利于转变畜牧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也有利于草原生态的保护和建设.本文在充分考虑草原区人口、草地资源禀赋和生产力水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以及重新确定畜产品费用分配标准的基础上,运用边际分析方法,对我国温性草甸草原区、典型草原区、荒漠草原区牧户的家畜适度饲养规模和草地适度经营规模进行了测算,并提出了发展草原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关键点.
我国政府一直重视发展现代农业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十二五"规划又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措施之一,在此宏观背景下,作为农田与草地交错分布的特殊区域农牧交错带,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和传统农牧业经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实现农业经济持续增长的客观需求.所以,本文通过对农牧交错带农牧业经营与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出该区域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措施应当为:通过合理调整农牧业结构,有效流
生猪养殖小区是我国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由农户散养向规模化养殖发展的一种过渡形式,是当前我国生猪养殖的一种主导模式.本文在对射洪县生猪养殖小区发展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整理的基础上,构建了生猪养殖小区发展规模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权重的计算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在对生猪养殖小区发展规模适宜度评价时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得出射洪县生猪养殖小区发展规模适宜度等级为中等偏上,小区发展前景较好,继续扩大发展规模
基于目前"一刀切"式生态补偿标准存在的不足和河南省水环境生态补偿政策实施需求,本文首次提出并开展流域阶梯式生态补偿标准及应用研究.首先以河南省辖流域责任目标考核断面目标值为基础,采用聚类分析法将河南省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划分为5个不同的梯级.其次,在调查河南省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基础上,通过收集河南省136个有效污水处理厂运行数据,借助SPSS软件,分别建立污染物进水浓度与其单位治理成本之间的计量经济模型
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但是同时也限制了社区居民对保护区资源的利用而末得到应有的补偿.因此,对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制度,是自然保护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保护"双赢"的关键.本文以位于贵州黔东南州少数民族地区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为例探讨了自然保护区所涉及的生态补偿问题.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是黔东南州唯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于保护区严格的保护条例及
通过对北京市石景山区2005-2010年CO2排放量的测算,运用目前较为成熟的对数平均指数法(LMDI)将该地区CO2排放强度分解为排放系数效应、能源强度效应、能源结构效应,并进一步将能源强度的变化分解为产业结构效应和产业能源强度效应,从而全面反映结构调整对CO2排放强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石景山区CO2排放强度下降了14.47023t/万元,其中产业结构效应的贡献率为53.98%,
近几年环境经济政策越来越受到重视,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设步伐大大加快,环境经济政策在环保政策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本文梳理了"十一五"期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出台的环境经济政策,系统回顾和评价了环境经济政策试点和实践进展,指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省份,出台的环境经济政策不论是数量还是层次上都有很大差异,各省积极开展环境经济政策试点工作,环境经济政策仍处于探索阶段,地方对行业环境经济政策的标准不统一,
环保投资统计核算工作对支撑环境管理与决策发挥重要作用,现行"三同时"环境保护投资、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以及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统计体系已无法满足精细化管理与科学决策的要求.为优化指导环保投资统计核算工作,本研究深入探讨了该研究领域尚存在的若干关键问题,并形成下述结论:①基于主要目的原则、固定资产投资原则以及消除和预防费用原则确定环保投资统计核算范围;②城市绿化、燃气、集中供热、节能节水、自然资
长期以来,财政专项资金传统的补助资金性质、单一的专家评审模式也暴露出诸多的资金使用效益低、项目实施情况较差、资金分配不公等问题,"十一五"期间,围绕财政专项资金分配机制的创新性、合理性、有效性,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出现了一些创新实践,资金分配方式上出现了补助、贴息、以奖代补、奖补结合、先建后补等具体方式.本文主要总结了"十一五"期间财政专项资金分配机制改革创新上的主要实践,对各种财政资金分配方式的优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