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红柳泉构造下干柴沟组下段成岩作用强度的测井分析方法研究

来源 :第十四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585497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地质、地震、测井、分析化验资料的综合分析得知,红柳泉构造下干柴沟组下段碎屑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十分丰富,经历了压实、压溶、胶结、交代和溶蚀等一系列成岩作用过程,其中对储层储集性能影响较大的成岩作用主要为压实、胶结和溶解作用。压实作用是红柳泉构造岩石密度增大、原生孔隙度大幅降低的主要成岩作用,但这种压实作用是系统性的,并不会造成同一储层在横向上物性发生大的变化,溶蚀作用是该区储层物性、含油性发生较大变化的又一原因,但溶蚀作用对成岩圈闭的形成并不起决定性作用,只是增强了储层的非均质性,而硬石膏、石膏和方解石等矿物的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变差,形成对流体的封堵,最终形成成岩圈闭,这是造成同一储层横向上物性差异的重要原因。针对该区某些层虽处同一层同一相带,但含油气性大不一样的情况,根据成岩作用与测井响应的一般关系,选取了对成岩储集相较为敏感的自然电位和自然伽马曲线,分别对其做标准化和归一化处理,将两者的差值作为衡量成岩作用强度的一个标准,并且将此差值和砂岩层孔隙度之间建立了一种线性关系,得出了一个线性公式,以此用来定量评价成岩作用强度对储层物性的影响。通过此次研究,提出了该区成岩作用强度的一个划分标准,并且首次建立了该区成岩作用强度与储层孔隙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更好地解释了成岩作用尤其是胶结作用对砂岩储层物性的影响,为油田有利含油区块筛选及后期的高效开发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会议
有机相是国内外广泛应用于油气资源评价和盆地远景预测的工具,最初由Rogers(1979)明确提出,他认为有机相类似沉积相,是从成因上认识烃源岩特征与展布的途径,可以跨越时间,不受地层或岩石单位的限制,其后Jones(1987)等学者对有机相的内容进行了补充,认为有机相的特征不仅是由有机质来源决定,同时也受到有机质的保存环境、沉积环境等因素控制。研究区辽东湾坳陷古近系发育多套烃源岩,为一典型的湖泊相
磨圆度作为砾石形态的重要参数之一,表示碎屑颗粒的原始棱角被磨圆的程度。砾石的磨圆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砾石的搬运与沉积过程、物源性质,其定量分析对沉积环境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砾石岩石相是本次磨圆度测量的基本单元。通过识别玛湖凹陷百口泉组M15井各个砾石岩石相的磨圆度定量特征,建立岩石相的磨圆度标准模式。再通过岩石相组合在垂向上的叠置关系来识别沉积微相。
茂名盆地曾是我国第二大页岩油产地,主要发育古进系油柑窝组与新近系尚村组两个主力生油页岩地层。通过野外露头剖面与钻井资料分析,并结合岩性、元素地球化学等相研究标志,在本区识别总结出浅湖相、半深湖相、深湖相、三角洲相等亚相,其中半深湖-深湖亚相是页岩油形成的主要沉积相类型。结合沉积相特征、储层岩石学特征、有机质特征等,认为半深湖相-深湖相所形成的滞留还原沉积环境、适宜的古气候条件与沉积速率、湖水的温度
煤炭开采过程中涌水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到煤炭的安全生产.水体的富集与沉积微相、砂岩成岩作用及裂缝系统密切相关.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延安组是盆地内主要的产煤层系之一,煤炭勘探潜力巨大.据王双明等(1996),延安组在垂向上三分结构明显,自下而上依次为延一段、延二段和延三段,其中延一段含5、6煤组,延二段含3、4煤组,延三段含2煤组.一、三段岩性粗,赋存的煤层厚而稳定性差,中部二段岩性细,赋存的煤层多而较
会议
通过岩心、录井、测井等资料,对S油田石炭系砂泥岩段S3砂组进行了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沉积相类型的识别、沉积相带与砂体展布规律的分析。通过对该区所有井的测井曲线分析,发现S3砂组内部有两套测井标志组合,在全区内发育广泛,可以作为对比标志层。在标志层的约束下,依据旋回特征,自下而上将研究区S3砂组划分为S3-3、S3-2、S3-1三个小层。该层段地层为泥包砂,砂地比低,多在20%-40%之间,岩石类型
会议
针对柴达木盆地红柳泉构造下干柴沟组下段油层组特低渗储层成岩过程中压实和胶结作用强烈,成岩阶段和成岩作用复杂的特点,通过研究其储层成岩过程中岩性和物性特征、孔隙演化的基本规律以及孔隙类型、孔隙结构特征等,在研究区划分出了4种类型的成岩储集相,并确定了各类成岩储集相测井曲线响应特征。通过实例分析了特低渗储层不同成岩储集相的测井曲线异常差异,并有效划分了成岩储集相类别,为油田有利含油区块筛选及后期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