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阐述了中国“以中释中”的本土文论在世界舞台上发展的可能性。并以学术楷模黄维梁为例,阐述了其践行“以中释中”的做法。黄先生的确融中西于一体,他既能合理应用《文心雕龙》的“六观法”去评析鲁迅的《药》和《祝福》等作品,又能合理应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评析鲁迅的《祝福》,这种评论模式在他的专著《中西新旧的交汇:文学评论选集》、《璀璨的五彩笔-余光中作品评论集》等,都有所体现。先生以他自己身体力行的
【出 处】
:
中国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百年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阐述了中国“以中释中”的本土文论在世界舞台上发展的可能性。并以学术楷模黄维梁为例,阐述了其践行“以中释中”的做法。黄先生的确融中西于一体,他既能合理应用《文心雕龙》的“六观法”去评析鲁迅的《药》和《祝福》等作品,又能合理应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评析鲁迅的《祝福》,这种评论模式在他的专著《中西新旧的交汇:文学评论选集》、《璀璨的五彩笔-余光中作品评论集》等,都有所体现。先生以他自己身体力行的学术实践证明了一个真理:凡是民族的,也能成为世界的。《文心雕龙》就有这样一种能量,是“以中释中”的重要资源之一。以黄维梁先生为代表的学人诸君,一旦在古代文论现代转换实践中能如愿以偿取得重大突破,距离这个学术目标也就更近了。
其他文献
巴赫金的人文研究,经历了异化、物化到技术理性批判理论、人文学建构的演进,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性的代价和双重性,进一步深化了对工具理性、技术理性批判的力度,启发我们把工具理性批判扩大到对人类的启蒙和文明的检讨,所以仍是当代反省的锐利武器和当代人文学建设的参照系。对话理论的创立是巴赫金人文研究的一次范式转变,对东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启示意义。本论文将巴赫金人文研究置于当代语境下考察,揭示
后现代主义的"文本"观取代了传统的"作品"观,表面上扩大了文学研究的范围,扩展了文学理论阐发的自由度,但是却也模糊了边界,使得"文本"成为漫无边际的所指,使文学研究成为一种无目的的智力游戏。我们认为,传统的"作品"观念固然有其过于自信自负的缺点,但"文本"观念则严重走偏,在后现代主义之后,我们有必要重新倡导回归诗学的理想和常识。这种诗学重建并非只是文学问题,它实际上关涉到重建古典时代的真善美人生理
20世纪西方文论的话语生产有值得借鉴的丰富经验,作为一种理论与批评观念的阐释与表述,其话语的生产经历了从现代到后现代,再到文化研究和后理论的复杂变化,透视西方文论在观念建构方面所呈现的内涵与特点,对今日中国文论的话语生产有重要意义.在文学理论知识形态的建构中,确立完善而具有明确价值定向的学科思想与观念异常重要,因为它决定文学理论的生存根基与发展方向,构成学科的意义世界,并从根基上为该学科的人文/审
艺术学从一级学科升为“门类”,表面上反映出学科格局的调整,内在地传递出人们对学术规律、学科传统、学问路径新的认识和探求。这不仅对传统的文艺学研究提出了挑战,同时也提供了一些新的发展启示。作为文艺理论研究的传统文艺学,其主流一直偏重于文学研究。事实上,“艺术”与“文学”平起平坐的地位,或“文学”仅只是“文艺”之一种的现实,始终未得到真正的体认。与此同时,旧的学科门类框架下的艺术学研究,不只因其隶属于
十多年来反本质主义在中国文论界所引发的理论探讨,它促使对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本质主义症结进行深刻反思,并不能将其简单归结于等同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那种"真理"意识形态元叙事模式(以认知理性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为基础),而在于政治意识形态元叙事模式(以政治伦理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为基础);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在反本质主义之后,也不应走向极端解构,而应进行开放而多元的本质个性化言说及本质观的理论重建,有利于当
笔者认同于下列观点:美学话语转型的目标和方向,不应该是“向后看”,而应该是“向前看”,不应该是简单地回到传统,而应该是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换”;实现转型的手段也不是简单地只要采用中国古代的一些术语就算一了百了,而仍然需要立足现实和放眼未来,在中外文化的比较参照中,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去照亮和激活传统,以一种批判的眼光去开发中国古代的美学资源,以一种审慎的态度对待中国现代的美学传统,以一种宽广的胸怀迎
中国诗人的创作和思索更是在很长时期内自觉地滋生于系统的自然观、本体论、心物论中,并同时成就着自我的道德人生与审美境界。这得益于易道深遂广大的建构能力,它给世界以化生模式、阐释空间,给人以行为规则,给诗歌、艺术以既有法度又不乏自由的理路与逻辑。毫无疑问,在易道视野下的哲学与诗学的共生关系与存在于西哲那里诗歌与哲学的紧张关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并通过分析易道与诗的关系、圣人与诗人之间的相互渗透及语言问
中国古代的"诗文评"只有目录学的意义,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学科门类.中国文学批评史的产生得益于西方科学思想和20世纪初期的"整理国故"运动,它是中西文化濡涵的结果,因此,学科必须坚持中西两个维度。中国古代文论衍生于中国大文化的土壤,郭绍虞等学科奠基者从繁浩的经、史、文中梳理文论的脉络,而尔后的大学学科建制使得这门学科研究日益封闭于纯文学领域.要想实现转换,有必要恢复"大文论"的传统,从文史哲的整体中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推进,中国的一些区域开始步入消费社会,在这个时期彰显出消费文化状态.以描写大都市上海的青年男女为对象的畅销作品《小时代》的整个创作流程无不体现着消费时代的烙印,无论其从出版到发行,还是其小说内容及同名电影的上映,及作者对自身的打造都是以消费为中心.在消费社会里,文学所存在的文化语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文学作品暗喻着这个时代人们的价值构成体系.《小时代》反映了消费时代的一种青年
本文主要从1976-1977年间刘心武写作切入,以《懵懂集》为中心,对文学记忆与过渡时期的知识分子问题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