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对1997~2006年汛期(4~9月)广西锋面暴雨天气过程的物理量合成分析和诊断分析,研究、探讨造成广西锋面暴雨的物理背景场的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和热力条件。
【机 构】
:
广西气象台,广西 南宁 53002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1997~2006年汛期(4~9月)广西锋面暴雨天气过程的物理量合成分析和诊断分析,研究、探讨造成广西锋面暴雨的物理背景场的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和热力条件。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中尺度模式WRF对2007年3月3~5日发生在辽宁的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大尺度背景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对北方暴雪期间的云特征具有很好的模拟能力。模式对此次过程降水中心的强度、位置、降水移动趋势的模拟,基本与实况相吻合。同时,模式也成功模拟了引起此次降水的大尺度环境场。因此,用模拟的结果进行云场结构的分析是可信的。
通过对2008年5月24日发生在南京六合区中北部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中小尺度天气和雷达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高空500hPa华北冷性低槽的东移南压,并配合700hPa低空切变线的共同影响是这次过程的大尺度影响系统;高空冷平流、地面暖平流辐合上升,在对流层中低层形成了大范围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层结,低层中尺度低压环流的扰动,并与高空急流南侧的辐散区配合而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为冰雹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K
利用美国Oklahoma大学风暴分析预测中心的中尺度模式ARPS及其三维变分同化系统ARPS3DVAR,将荆州的可移式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风资料直接同化到中尺度数值模式,通过2002年7月22日发生在长江中游的一次暴雨过程的进行数值模拟对比试验,分析了雷达径向风资料对初始场的改进效果及其对短时强降水模拟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同化多普勒雷达径向风资料后,增大了初始场中切变线附近的风场气旋式切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雷电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研究雷电发生发展的分布特征和规律,实现雷电灾害可视化分析,对减少雷电灾害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建立雷电灾害可视化分析系统VASOLD的必要性,介绍了雷灾、雷暴日、闪电等雷灾相关数据来源,以及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各个模块的功能特点,论述了 VASOLD 开发所运用的各种可视化技术和实现要点,最后分析了系统的技术特点及发展应用前景
针对大尺度区域的植被信息提取,由于范围广阔、地形复杂、气候迥异,分类精度的提高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常用的分类方法中,监督分类的精度较高,但是训练区的选取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本文基于植被的光谱特性(植被指数NDVI)、辅助信息DEM和GIS数据,采用分区处理,利用植被物候知识与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对青南高原进行植被信息提取,并进行了分类精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进行分类后,能达到较高的分
本文利用日本GMS-5卫星的红外云图和亮温(TBB)资料,对暴雨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物理学遥感信息特征进行了分析,把灾害发生的非规则信息按数字化技术转化为相空间结构信息,根据灾害发生的时间差异性对武汉“98.7”暴雨进行了实例预测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气象卫星遥感信息对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测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非规则信息的相空间结构方法是把传统的时序信息转化为相空间结构信息,该方法简单,并具有实
我国正在进行Ku和Ka频段星载PR的关键技术攻关,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发射,与目前的降水精确测量和洪水灾害预报等迫切需求有不小差距。我国在星载SAR研发上已领先,除三个工程型号外,又安排了一系列更高性能的X-SAR研发。因为X与Ku频段很接近,有可能用来侧视探测降水的两维分布、提前获得数据并补充星载PR能力、发挥SAR卫星的投资效益。SAR侧视工作时有σSAR=σs+σv,与衰减、雷达反射率有沿路
由于小波变换在时、频两域都具有表征信号局部特征的能力,对高光谱波谱维进行小波分解能够同时保留信号高频与低频信息,利于高光谱遥感光谱域噪声的去除。本文采用小波分解与重构法对高光谱遥感光谱域进行去噪,选择Symlet8小波基函数,应用离散小波分解对高光谱图像中提取的反射率光谱曲线进行小波分解,选择分解层数为2,在去除D1和D2高频分量后进行小波重构,得到去噪后的反射率光谱曲线,经去相关法计算的信噪比结
利用1988年TM影像、2007年CBERS影像和1988-2007年NOAAAVHRR的NDVI数据集资料,采用GIS和RS软件分析了近20a咸阳市林地资源变化,并研究了咸阳市自1992年来飞播造林的成效。结果表明:经过多年的人工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咸阳市森林覆盖率有了明显的提高;飞播造林区的林地类型变化与飞播造林有着很强的相关性,主要飞播造林区的NDVI值总体呈上升趋势,飞播造林对提
选取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延安市宝塔区,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监督分类的方法得到1997年-2004年间该地区的土地利用分类图,并结合坡度图,分别提取1997年、2004年的坡耕地、坡林地、坡草地和坡园地,对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及坡度分异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在1997年至2003年这6年间,耕地面积减少了33.1%,林地增加了10.1%、草地增加了20.6%、果园面积增加了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