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区中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5-马五1亚段储层孔隙类型和演化

来源 :第四届全国沉积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wu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尔多斯盆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最上部的马五5-马五1亚段为盆地内中部气田区主要的天然气储产层之一,厚度70-80米,面积约4 × 104平方千米.储集岩主要的原始岩性为不同程度地存在晶间孔隙的舍硬石膏柱状晶和结核的粉晶白云岩和粗粉晶白云岩。中奥陶世末至中石炭世,经历了140余Ma的表生裸露期成岩作用,古风化壳岩溶十分强烈,特别是在含硬石膏柱状晶和结核的粉晶白云岩中形成广布于气田区的形式多样的储集空间类型。埋藏成岩作用次生溶蚀孔隙主要叠加于古风化壳岩溶所形成的孔、缝及洞中,使其再次扩溶,或使孔、缝及洞中半充填的沉积物再次溶解或部分溶解。印支期产生的800方向和燕山期300和600方向的共轭裂隙,亦以古风化岩溶作用较强烈,并存在孔隙的岩性中较明显。从岩芯和铸体薄片中识别出21种孔、洞、缝和裂隙,包括沉积(准同生)期的原生孔隙3种;表生裸露成岩期次生孔隙9种;埋藏成岩期次生孔隙5种;构造裂隙和断层4种。在同一块岩芯,甚至同一块铸体薄片中,常可见到不同成岩期次的多种孔隙类型叠加和同时出现。在中部气田区,各种孔隙空间的发育程度,分布范围和对储层的贡献值是不一样的,是导致储层的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琼东南盆地发育有构造(断裂和挠曲)和沉积(陆架)两种成因类型的坡折带,且构造坡折带往往控制着沉积坡折带的发育,二者可能重合。盆地裂陷期主要发育断裂坡折带,裂后坳陷期则主要发育挠曲和陆架坡折带。坡折带通过控制生油岩的体积、控制水系和沉积体系的发育、控制储集砂体的分布、影响生油岩的转化、储集体的物性和控制油气的运移等途径控制着盆地的油气成藏,从而形成不同类型圈闭或油气藏。指出坡折带附近圈闭和低位扇体是
采用地质约束的相控建模思路对于提高储层模型的地质真实性至关重要。以辽河某油田为例,提出相控建模的具体研究思路:首先通过应用定量地质知识库,沉积微相概率以及变差函数等由基础地质成果提炼出的量化条件约束完成沉积微相模型;进而在沉积微相模型的控制下,完成孔隙度、渗透率模型。在完成相控储层建模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动态数据,对剩余油分布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油田下一步调整、挖潜的目标与方法。
基于岩心观察和显微鉴定结果,从地层、岩性、井位、储地比特征入手总结了济阳坳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征,分析了导致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济阳坳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主要为次生型,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是各类深部溶蚀孔洞和裂缝。造成下古生界储层非均质性的原因主要包括不同级次不整合面岩溶作用、埋藏溶蚀作用、构造运动以及压力和温度对碳酸盐物性影响等。地壳抬升期上覆沉积物的卸载和走滑伸展是济阳
崂山隆起位于南黄海中部,是南黄海中新生代盆地的隆起构造单元,其调查与研究程度板低,新近系之下是否有沉积地层一直没有得到资料的证实。近年来战略性油气地质调查工作在该区新近系之下发现了层状地层,根据地震反射特征分析、重磁震联合反演和区域地质对比,推测为海相古生界,是下扬子区古生界的海上延伸。这一发现对推动南黄海海域油气新领域、新层位的调查与勘探具有重要的石油地质意义。
达连河油页岩发育于始新统达连河组中下部,与煤共生。自下而上油页岩表现为两种赋存形态,即下部含煤段中央于煤层之间的中薄层难熔高硅铝质灰分、高含油率腐殖腐泥型油页岩,中部油页岩段作为煤层顶板的巨厚层中熔铁质灰分,低含油率腐泥腐殖型油页岩。达连河组油页岩形成于温暖湿润的气候背景下,湖泊沼泽与半深湖-深湖是其发育的最有利相带,水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是其发育的主要阶段。按其形成环境,油页岩可划分为湖沼型和
油气藏的富集与一定的地质条件有关,而各个凹陷富集规律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本次研究从层序地层擘的角度出发,对歧口凹陷内1340口钻井进行筛选,将钻井现已揭示的油气藏归纳到层序格架中,对油气藏的富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歧口凹陷油气藏明显富集在二级层序界面附近,离二级层序界面越近油气藏越富集。在层序内部,油气藏主要富集在最大湖泛面以下的湖扩体系域与低位体系域中。而在各个层序中又有一定的差异,二级层序
陆相断陷盆地的沉积可客空间变化规律控制着盆地的层序地层充填样式和生储盖发育规律,根据目前我国陆相断陷盆地的层序地层响应特征,将沉积可客空间的变化频率分为低频和高频两种类型。油气汇聚体系是陆相断陷盆地油气勘探的研究对象,根据油气聚集规模将其划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等三种规模类型。具备不同层序地层充填样式的陆相断陷盆地一般发育不同规模类型的油气汇聚体系和相应的空间展布规律:低频率沉积可容空间变化的陆相断
根据马五1储层地层水在横向上呈块状或透镜状分布,无连片水体,但地层水并非完全独立,而是气水共存,水夹在气藏或气层中,在马五1气藏中不存在“边水”或“底水”,研究区内找不到绝对的气一水边界,提出“相对富水区”概念.通过对“相对富水区”平面分布特征的研究,结合测井解释成果、区域构造演化及特征,对控制“相对富水区”的地质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区域构造特征是控制“相对富水区”分布的基本条件,储层的非均质性决
大宁地区晚古生代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海侵海退旋回,形成了陆相泥炭沼泽及海相泥炭坪两个主要的成煤环境,在石炭-二叠纪主要舍煤岩系沉积后的较长时间,处于连续沉积状态,对煤的演化、生气及煤层气的保存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勘探、研究均证实本区具有形成大型煤层气田的地质、成藏和富集条件,其煤层气的富集不仅受控于构造的现代特征,而且与构造演化控制之下的煤储层埋藏-古地热-生烃历史密切相关,后者是煤层气富集的重要动力学
三水盆地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北部,是华南陆缘重要的白垩纪-第三纪断陷盆地。本文讨论了其石油地质条件,从地层特征分析,该盆地发育了深湖-浅湖-河流三角洲型沉积层序,以泥岩、砂岩为主的沉积地层,具有良好的油气生,储条件.从烃源岩特征和圈闭条件分析,下第三系布心组发育深湖、半深湖相泥岩、碳质泥岩和泥灰岩,是主要的烃源岩,布心组二段是盆地内主要的生油岩系。圈闭和储层条件良好,含油气系统为布心组生、布心组和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