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借鉴国外拳击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方法,结合我国男子拳击运动员身体条件,探讨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特点,选出专项身体素质指标定量分析,并进行运动成绩评价标准测量与分析,确定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测试指标,为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测试提供参考,为我国男子拳击运动员选材、训练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在文献研读、访谈、实践基础上,选定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相关专项身体素质17项指标,对中国男子拳击队、山东省男子拳击队、新疆拳击队等63名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为测试对象现场测试。运用SPSS13.0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描述统计、相关系数法、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法、离差法等方法统计处理。研究结果:选取17项测试指标作为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测试初始指标,对26位专家问卷调查,初步确定分值达到3.75分以上的有12项指标,为确定最终测试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2项测试指标数据统计处理,得出测试样本相关矩阵特征值、贡献率及累积贡献率,选取特征值大于1、累积贡献率在85%,反映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水平的5个主成分。经主成分和R型因子分析,对男子拳击运动员起主要作用5类因子依次为力量因子、速度因子、耐力因子、灵敏因子、柔韧因子。根据主成分分析和拳击教练员经验判断,柔韧素质在拳击比赛中相对不是很重要,对比赛胜负不起主导作用,故对其要求相对较低,可忽略测试。通过主成分分析和R型因子分析计算,得到公因子估计值回归方程,把12项素质指标标准化值代入方程,得到公因子估计值,用于判断、分析拳击运动员个体素质特征;同时四项因子得分之和,还可评价同级别拳击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水平。由因子分析结果看,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发展表现多个方面,因此对其专项身体素质评价应针对因子分析得出的4类指标进行,而主成分涉及其专项身体测试指标数量较多,可根据因子载荷大小,从每一主成分中挑选1-2项指标为代表,确定每类典型测试指标。以平均数为基准,以标准差为离散距,计算指标各分数段所对应成绩并有序排列,制定出各单项专项身体素质指标评分表。为更好地反映男子拳击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指标重要程度,本研究采用加权法,权重系数以主成分分析中各评价指标特征值分别除以4个主成分特征值之和来确定,求得各指标权重系数排序。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身体素质综合发展水平计算公式为:T=∑WiTi=0.367T1 0.307T2 0.172T3 0.154T4,其中,T表示身体素质综合发展水平标准分;Wi表示各专项指标权重值;Ti表示专项指标所得的标准百分。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标准制定,依据正态分布原理,当样本个数大于50时,可以将男子拳击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综合发展水平成绩近似看作服从正态分布。结果显示:有13%运动员具备优秀标准,根据成绩分布将评价标准分为优秀、良好、差3个等级,在95%置信区间内健将级拳击运动员与一级拳击运动员和二级拳击运动员总体上在力量、速度、耐力和灵敏度之间有着显著性差异。在速度、耐力方面,健将级拳击运动员、一级拳击运动员P值大于0.05,即其在速度、耐力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而二者与二级运动员之间计算P值小于0.05,可见在对速度、耐力成绩贡献因子上,二级运动员逊于健将级、一级运动员,因此二级拳击运动员需加强速度、耐力训练,从而提高其综合竞技能力。在力量、灵敏方面,健将级拳击运动员均优于一级和二级拳击运动员,一级又明显优于二级拳击运动员。总体看,一级拳击运动员与健将级拳击运动员差距在力量、灵敏方面,二级拳击运动员在这方面也逊于一级拳击运动员,二级拳击运动员在力量、速度、耐力、灵敏与健将级拳击运动员存在全方位专项身体素质差距。研究结论:(1)在专家调查基础上,运用统计学定量分析法,确定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指标体系:1min力量沙包、20s直拳、9min双摇跳绳、1min前后手交换沙包4项,能较客观反映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2)运用离差法制定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4项专项身体素质指标标准分数。(3)采用主成分分析及R型因子分析方法,对原始数据处理,得出4项测试指标特征值,各项测试指标权重系数,制定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综合得分计算公式:T=∑WiTi=0.367T1 0.307T2 0.172T3 0.154T4。(4)根据正态分布特征建立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身体素质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T≥72.01为优秀;44.6≤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