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时期国家祀典厘正论

来源 :第十二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y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朝国家祀典制订于洪武时期,奠定了有明一朝国家祭祀的基调,也成为后代皇帝遵循的基本准则。不过,在遵守洪武祖制的原则下,经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成化时期的嬗变,到弘治时期,祭祀系统中已经阑入了一些与原设计体系精神迥异的因素,这些因素逐渐受到当时官僚士大夫们的普遍关注。于是弘治时期的史料记载中屡次出现士大夫上疏皇帝,要求厘正祀典的言论。这些言论大多言辞恳切、长篇累牍,有些甚至不厌其烦地反复论说。究竟哪些与祀典有关的“问题”引发了如此强烈的反响,这些问题给明代国家祭祀体系带来了怎样的混乱,这些混乱在明代士大夫眼中形成了哪些观念冲突,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是从文化精神视角考察明代祀典变化的一种途径。
其他文献
在世界上最早提出“电力集成”理论,攻克重大技术难关近千个……沿着马伟明奋斗的足迹,可以探寻中国舰艇走向大洋深处的航程。今年年初,海军工程大学的马伟明院士被评为“十
疟疾的传入病例已成为意大利的一个卫生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对近几年来罗马报告的疟疾病例的社会特点、经济和环境条件,诸如本地永久居民与外来人员、有蚊子危害的城市与其
@@殿试作为一种制度真正确立起来始于宋太祖开宝六年(973),此后,历经元、明,至清末1905年废除,其间,殿试日期有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宋代“皆秋取解,冬集礼部,春考试”,殿试
会议
@@翰林学士是科举制度下的产物,是封建时代选拔官员的储备库,最早出现在唐玄宗时期,初掌内命。到宋代,翰林学士开始崭露头角,跻身重要衙门,掌握实职。《文献通考·职官考八》载:“真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