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众所周知,在运动训练中,任何运动项目的专项训练都会给人体带来一定的疲劳。对于游泳此项项目来讲,不同与陆上的运动项目,游泳是一种完全沉浸在水中,通过一定的肢体动作利用水的反作用力特性,在水中活动向前的运动,在向前游进时,为了克服水所带来的阻力,运动员不得不消耗更多的能量,以获得向前的动力,由此可见,在水中游泳运动时,人体所需的能量远大于陆上跑步的能耗。所以在游泳训练中不仅要注重专项训练的效果,更要重视游泳专项训练后运动员疲劳的恢复,因为运动训练是一项长期的活动,只有运动员的疲劳得到充分恢复,才能保证下一次的训练质量,从而逐渐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最终使得运动员能取得一个优异的运动成绩。对此,本研究经过检索游泳训练、训练疲劳、疲劳恢复的相关文献,探索研究游泳运动疲劳所产生的机制,以及针对于游泳疲劳所采用的恢复方法,希望能使游泳运动员疲劳得到更好的恢复、促进游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升,为我国游泳运动训练疲劳与恢复理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在CNKI上检索"游泳训练"、"训练疲劳"、"疲劳恢复"、"综述"等关键词,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关于运动性疲劳的研究,在运动伤害研究中就有所记载,迄今为止关于运动性疲劳的原因和机制的理论,最具代表性的学说有六种:分别是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能源衰竭学说、中枢保护性抑制学说、乳酸堆积学说、突变理论学说、自由基学说。以上六种学说从不同方面阐述了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以及运作的机制。而关于游泳训练所产生疲劳的原因有以下四种,分别是训练前的准备活动不够充分和训练结束肌肉拉伸环节忽视;陆上力量训练过大;训练负荷间歇不适宜;主项训练过于集中。对此,我国研究学者对游泳训练疲劳的恢复方法,分别是主要从科学训练手段、医学物理手段、心理恢复与音乐放松手段、科学的生活膳食安排、肌肉静力牵拉与按摩、水疗法、营养补充方面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及方法,为缓解我国游泳运动员训练所产生的疲劳提供了重要的帮助。虽然国内已有学者对训练疲劳与恢复方法进行研究,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研究起步比较晚,导致游泳疲劳与恢复的相关研究,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研究框架尚未形成,缺乏系统性,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并且国内对训练疲劳与恢复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专业运动员或参与重大赛事的在校大学生,研究结果未能全面反映不同人群的训练疲劳,以及具体产生机制与相对应的恢复方法,缺乏广泛性与效性。结论:为使我国游泳事业更好的发展,对此针对于游泳训练产生的疲劳以及恢复方法,给出几点相关建议:1、始终坚持以科学训练手段为基础,对游泳运动员因人而异的进行训练密度、强度的设计,避免使运动员出现过度疲劳。2、充分重视训练前的准备活动以及训练结束的肌肉拉伸环节,降低运动员运动伤害的风险3、加强游泳训练疲劳与恢复方法的研究,使之形成一个成型研究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