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
【出 处】
:
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舞蹈专业教学研讨会与“一带一路”下“园丁杯”全国舞蹈教师教学展示与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它承载着人类生生不息的文化传统,流淌着世代相传的历史血脉,亦是人类维系民族情感的精神纽带.为了进一步掌握山东“非遗”舞蹈的发展状况,激发当代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与重视,同时配合我院“教材建设和舞蹈资源库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等相关项目的实施与完成,2016年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非遗”舞蹈采风调研及纪录片拍摄工作正式启动。自2016年2月1日起,9支调研团队分别对平阴加古通、鼓子秧歌(商河、济阳、阳信)、新泰百兽图、海阳秧歌、胶州秧歌、莱芜花鼓锣子、周村芯子、章丘芯子、长清手龙绣球灯舞、德州抬花杠、临淄踩寸子、广饶陈官短穗花鼓、齐河绣球灯舞等13个“非遗”舞蹈进行采风调研和拍摄。
其他文献
探讨了雕塑艺术的触觉,罗丹的触觉是靠“抚摸”,马蒂斯的触觉是靠“抓握”,而贾科梅蒂的触觉则是“触碰”。
极简主义雕塑处于时间的框架之内,其自身的存在需要观众的意义予以激发,这种艺术的意义已然超出了现代主义的范畴,因为现代主义是一种“无历史的形式主义”,强调内在意义的形式主
文化自觉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它作为一种与文化实践相伴随的文化现象,是文化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前提.随着认识的发展,文化自觉的程度也会随着对自然、社会认
高校舞蹈专业担负着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创新意识的综合性舞蹈专业人才的重要责任,其培养目标侧重于接收广泛的知识信息、提升灵活的应用能力.研究表明,高校舞蹈专业的教学
作为学科,舞蹈美学本质上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以美学的视角观照、考察舞蹈艺术中美的本质、美感的特征、舞蹈创作与欣赏的审美活动,以及舞蹈与现实生活的审美关系,其研究对象
"舞剧"这一形式在中国成型并且逐步兴盛,已然走过了几十个年头.从西方芭蕾舞剧在中国的复排到本民族的大型舞剧创作成功,再到20世纪80年代前后出现的舞剧创作繁盛期,可以看出
敦煌舞教学是建立创作在先,成功的作品在先,而受到作品启发,总结提炼和规范课堂的教学活动在后,这是一个历史事实.20世纪70年代后期,舞剧《丝路花雨》独特的舞姿和"S"形体态,
贾科梅蒂和贾德的雕塑理念相当接近,他们都削减和压缩空间,直至其集聚到难以把握。这两位艺术家都极度依赖于观看以及直接面对作品自身。观看他们的作品时,你所体验到的是一种关
众所周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民族民间舞蹈在几代舞蹈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而辉煌的成就,但其在发展的进程中也遇到一些令舞界内外都
在中国古典舞的起步阶段,戏曲古典舞以绝对权威的态势站上了中国舞坛三足鼎立局面的其中一座高峰之巅.随后古典舞工作者开始由隐到显,由弱渐强.高金荣不断发掘、突破,"敦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