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报告一例足菌肿病例临床诊疗经过.方法 患者男,29岁.2年前左足底因田间农作时异物刺伤后逐渐于外伤部位出现多数结节,逐渐增多融合成肿块,足背部亦出现结节、脓肿,时有破溃伴少量脓性分泌物及细沙样颗粒物排出.皮损组织病理示:芽肿样改变,真皮可见散在分布的片状中央呈嗜碱性,周围有放射状结构的杵状体.
【机 构】
:
海南省皮肤病医院皮肤性病科 570206
【出 处】
: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国际特应性皮炎、皮肤病遗传、银屑病国际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报告一例足菌肿病例临床诊疗经过.方法 患者男,29岁.2年前左足底因田间农作时异物刺伤后逐渐于外伤部位出现多数结节,逐渐增多融合成肿块,足背部亦出现结节、脓肿,时有破溃伴少量脓性分泌物及细沙样颗粒物排出.皮损组织病理示:芽肿样改变,真皮可见散在分布的片状中央呈嗜碱性,周围有放射状结构的杵状体.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曲古菌素A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抗白念珠菌等常见病原真菌的活性是否有增效作用.进一步研究白念珠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编码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编码基因和外排泵基因在体内外获得性耐药形成过程中表达水平的变化.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分子鉴定手段用于格特隐球菌隐匿种(即VGⅠ、VGⅡ、VGⅢ、VGIV主要基因型)的快速鉴定和分型,为临床诊断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采用LAGAN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软件,定位内含子长度变异和内含子缺失位点,作为常规PCR靶位点.液泡膜蛋白基因的2号、3号内含子区域因在格特隐球菌隐匿种VGⅠ、VGⅡ和VGⅢ、VGIV间存在差异丢失的遗传学特征被选为PCR扩增的靶基因片段
目的 了解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04-2010年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04-2010年在我院诊断为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508例患者的原发基础疾病、所在科室的分布情况以及治疗和转归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近7年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率和构成比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原发基础疾病最常见于呼吸系统疾病;中心ICU是发生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最多的科室.结论 近7年来,我院
目的 探讨近平滑念珠菌对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细胞系)分泌前炎症因子TNF-α、IL-6及信号分子NF-κB、p38MAPK的影响.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不同浓度(105CFU/ml、106CFU/ml)灭活两株近平滑念珠菌标准株刺激THP-1细胞的TNF-α、IL-6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种细胞因子的分泌量.免疫印迹法分析近平滑念珠菌体外作用THP-1
报告一例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女,57岁,"颈部肿物8个月,全身红斑、丘疹3月余".皮肤病理示:面部皮肤:表皮局部萎缩变薄,基底细胞无液化变性,真皮浅层胶原纤维嗜碱性变,真皮全层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呈结节状浸润,血管外红细胞,请结合临床;右腹股沟处皮肤:不除外淋巴网状组织增生性疾病.
例1女,19岁,面部污垢样痂皮半年就诊.半年前患者无明显原因在前额部出现小片状灰褐色油腻性污痂,污痂逐渐扩大连成大片.污痂不易脱落.皮肤科情况:前额、眉间、鼻梁、鼻翼和右侧面颊部可见灰褐色的油腻性污垢样痂皮,前额部及面颊部的污痂连接成片.前额、双颊、下颌散在粟粒大小的炎性丘疹和脓疱.实验室检查:鼻部皮脂毛囊虫阳性,垢痂处真菌镜检可见圆形厚壁孢子.
目的 检测极端环境分离出的30株真菌拮抗临床病原真菌的活性;方法选用极端环境分离出的30株真菌菌株上清液及菌丝体甲醇提取液,来进行临床病原真菌(孢子丝状菌和犬小孢子菌)的拮抗试验,采用试纸法;结果第五天测量抑菌圈直径≥1.0cm,具有较强拮抗孢子丝菌活性的极端环境真菌有8株;抑菌圈直径≥1.0cm,具有较强拮抗犬小孢子菌的活性的极端环境真菌有9株.两种临床菌株的拮抗试验,90%的拮抗结果相一致.结
目的 建立多重PCR体系并探讨其用于深部真菌感染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用真菌通用引物—内转录间区(ITS)联合曲霉属、镰刀菌属、毛孢子菌属、白念珠菌、新生隐球菌特异性引物建立多重PCR体系,用单重和四重PCR检测模拟体液和9例可疑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痰液和脑脊液中真菌.
目的 报告1例交链格孢致皮下组织暗色丝孢霉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研究1例就诊于我科的交链格孢致皮下组织暗色丝孢霉病病人.病史:患者男,68岁,右手背皮疹1年余伴增大.患者职业为家具厂工人,接触三合板,1年前手部受外伤后出现红斑,2月前皮疹逐渐扩大、出现红色结节,无明显疼痛及发热等其他不适.2014年1月起就诊于我科.皮科查体:左手背可见暗红色斑块,直径4-5cm,界不清,表面少量结痂、无明显脓性分
目的 采用体视显微镜观察病原毛孢子菌标准株及临床株的单菌落形态,通过其单菌落形态的比较实现毛孢子菌的快速鉴定.方法 比较PDA、SDA、改良SDA、YPD、YMA等不同培养基上毛孢子菌单菌落形态差异筛选最适培养基,在此基础上应用临床株进行种内差异比较,同时比较传代次数对单菌落形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