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长期机械通气21例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儿科危重症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ie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ICU中,机械通气主要用于危重患儿的生命支持。由于医疗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危重患儿在发病期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挽回了生命。但在这些患儿中,有部分患儿虽然通过治疗,生命指标得到了稳定,但由于受到疾病和并发症等因素影响,在短期内无法脱离呼吸机支持。这些患儿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数量在逐步增多。如何对这些患儿进行预测和妥善处理越来越受到医学界关注。目前将需2ld或更长时间机械通气作为长期机械通气的标准。我院在2009年全年共有18例患儿机械通气时间达到2ld以上,现将这些患儿的疾病特征和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其他文献
@@自从1984年被首次提出以来,危重病患者的获得性神经肌肉病变(NMD)引起了包括神经病专家、内科医生、危重病专家的广泛兴趣。估计患有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或是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中,大约46%的病例会出现神经肌肉病变,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和肌病(CINMAS)同时是呼吸机依赖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儿内科ICU始建于80年代初,本调查旨在了解近10年来我国医院儿内科ICU发展与现状。向全国内地35家有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救学组、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儿科学组成员的医院ICU主任发出问卷调查表,收集有关资料,并与2000年调查数据作比较。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SP)由Ⅱ型肺泡细胞及Clara细胞合成和分泌,对维持肺泡的正常结构功能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在动物实验中,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水平与多种肺部疾病密切相关。且当疾病导致肺部损伤后,肺内的SP-A可通过损伤的肺泡-毛细血管膜屏障进入血循环。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程度肺炎患儿的血清SP
@@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常见危重症,严重的ALI或ALI的最终严重阶段被定义为ARDS,临床表现以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为特征,采用常规的治疗难以纠正其低氧血症,病死率高达60%。已知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是引起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关键性因素,但对于ALI和ARDS发病机制中PS的动态变化尚缺乏研究。
@@脓毒症时,体内TNF-α水平明显升高,并对心脏产生负性肌力作用;而β3-AR表达亦明显增高,对心脏起负性肌力作用,与脓毒症心功能障碍有关。已有研究显示:TNF-a处理心肌细胞后,p-AR正性肌力作用明显减低;而感染后,血中TNF-α的水平明显升高,加入TNF-α抑制剂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心肌的损伤。同时,全身感染的患者体内一氧化氮(NO)水平明显增加,TNF-α可刺激心脏组织合成释放NO,导致心
@@肝脏是机体代谢的重要器官,其存在大量的Kupffer细胞,其总量相当于全身巨噬细胞总量的70%。大量研究发现,Kupffer细胞在机体的全身炎症反应中起重要的平衡.作用。其功能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可以清除进入循环的病原体及其毒性产物,从而保护肝实质细胞及维持机体内环境恒定;另一方面Kupffer细胞过度激活可合成并释放炎症介质如前炎症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氧自由基等,这些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反过
@@20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胃肠道是MOF的始动器官”,基础和临床研究中都进一步认识到小儿急性胃肠功能衰竭常常继发于危重症,也是危重患儿病情加重的指标之一。国内报道危重患儿急性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31.8%,病死率29.3%。严重感染是儿科危重症中胃肠功能衰竭(障碍)的常见病因之一,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引起的肠组织损伤密切相关。近年来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
@@手足口病(HFMD)是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及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5岁以下小儿好发。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肛周等部位斑丘疹、疱疹,伴有发热、咽痛、倦怠、乏力等症状。绝大部分手足口病患儿为轻型病例,预后良好,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合并症。由EV71感染引起的神经源性肺水肿(NPE)
@@2009年河南省流行手足口病,经病毒核酸检测发现主要由EV71引起。我院PICU在同年3月至7月收治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共118例,其中神经源性肺水肿38例。为在抢救阶段目标明确,我们制定了系列临床治疗目标,现分析如下。
@@新生儿气胸是新生儿气漏的一种,是因肺泡过度膨胀破裂,气体进入胸膜腔导致的病症,其病情多危重,发病率可高达1%-2%,近年来因加压呼吸广泛应用,发病率达5%-20%。明确新生儿气胸的病因,并根据病因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于减少新生儿气胸的发生和减轻新生儿气胸的程度尤为重要。本文回顾分析我院新生儿科2006年12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153例新生儿气胸的临床资料,以探讨新生儿气胸的病因及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