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肿瘤、器官移植等免疫低下人群的不断增多,念珠菌属、隐球菌属等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一些新的致病性真菌或真菌的新特性也在不断地被认识,而对致病性真菌的鉴定则是其认识的基础与关键.本文应用真菌核糖体保守区内转录间隔区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以鉴定各种致病性真菌.方法:采用来源于真菌保守区5.8S-28S核糖体基因和可变区内转录第2间隔区(
【机 构】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上海)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上海)
【出 处】
:
第五届全国感染性疾病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肿瘤、器官移植等免疫低下人群的不断增多,念珠菌属、隐球菌属等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一些新的致病性真菌或真菌的新特性也在不断地被认识,而对致病性真菌的鉴定则是其认识的基础与关键.本文应用真菌核糖体保守区内转录间隔区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以鉴定各种致病性真菌.方法:采用来源于真菌保守区5.8S-28S核糖体基因和可变区内转录第2间隔区(ITS2)基因的通用引物,PCR扩增致病性真菌DNA,将该PCR产物纯化测序及与基因库序列比较分析,并与传统表型鉴定方法(API 20C AUX、菌落形态及镜下结构)加以比对.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了解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在肺部感染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评价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治疗肺部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评价四类西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14:1)治疗常见致病菌引起呼吸系统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平行试验设计,入选病例54例,脱落1例,完成53例.包括上呼吸道感染30例,下呼吸道感染23例.试验组(27例)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14:1)2片(每片含阿莫西林600mg,克拉维酸钾42.9mg),每12小时1次口服,对照组(26例)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可乐必妥)序贯疗法治疗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以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继以口服为治疗组用药,以头孢曲松静脉滴注继以头孢克肟口服为对照组用药,对两者治疗下呼吸道和尿路感染病例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随机对照观察.两种药物的给药方案分别为可乐必妥注射液300mg 每日2次 静脉滴注,投药3~5d后,改口服片剂300mg 每日2次,总疗程10~14d;头孢曲松2g
目的:评价四川倍达尔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研制的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中、重度急性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为对照药,两组的用量、用法及疗程均为200mg,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疗程7~10d,病情严重者疗程可延至14d.
目的:评价国产甲磺酸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对照试验,用区组分层均衡随机法,以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为对照药,试验组每次200mg,每日2次,对照组每次200mg,每日3次,静脉滴注,疗程7~14d.
抗逆转录酶病毒治疗的初步目的是能够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和长期维持极低的病毒量,从而达到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明显降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或者艾滋病(AIDS)患者的病死率、延长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的最终目标.本组通过对8例HIV-1慢性感染者抗逆转录酶病毒治疗,来观察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去羟肌苷散、司他夫定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奈韦拉平三药联合治疗HIV-1感染者的初步疗效、早期不良反应和药
目的:对南京药物研究和上海先锋药业公司联合研制的新药两性霉素B脂质体(锋克松)治疗深部真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价.方法:采用多中心、非盲法、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实际入选深部真菌感染病人116例,其中包括试验组30例,对照组31例,开放试验组55例.(1)试验组:第1日给预见两性霉素B脂质体注射剂(每瓶2mg)0.1mg/kg,用5%葡萄糖液500ml稀释后缓慢(滴速不超过30滴/min)
目的:调查我院监护病房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状况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发生率,了解1998—2002年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用E试验法测定450株革兰阴性杆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MIC,并用头孢他啶-(头孢他啶+克拉维酸)和头孢噻肟-(头孢噻肟+克拉维酸),E试条检测细菌产ESBLs的情况.
目的:监测我国泌尿系统感染(尿感)住院患者细菌分布变化及耐药状况.方法:按2000—2001年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方案收集菌株.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临床分离菌对不同类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MIC、MIC表示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并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 2001)指定的指导原则,判定细菌对所测药物的耐药率、和敏感率,并比较尿感分离菌和全部监测菌的耐药率.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常见模式与HBV DNA拷贝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及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检测乙肝病毒DNA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600例血清标本进行HBV DNA FQ-PCR和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HBVm)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