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居住区建成环境在不同程度上会影响居民的身体活动进而影响健康。本研究通过对居民居住区的建成环境以及居民BMI水平进行分析,从建成环境的角度分析影响居民BMI水平的环境因素,为政府更快更好的进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采用多阶段集群抽样的方法,首先根据南京市行政区域的分布位置抽取市中心鼓楼区、副市中心区玄武区和郊区栖霞区;第二阶段,本着样本异质性的原则,根据每个街道的社区类型及个数确定共抽取10个社区,同种类型小区分别抽取2个。第三阶段,根据住宅类型和人口密度,再从社区抽取60个居委会。最后,从居委会中抽取800名受试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受访者进行一般状况调查、BMI水平、PANES量表(来自于国际体力活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环境模块,其信度和效度都经过了验证。使用spss18.0软件对搜集到的结果进行结果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BMI的居民居住周边环境得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以722名社区居民作为调查队形,就其BMI水平与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结果:1.不同BMI指数水平居民居住周边环境得分比较,BMI水平显示未超重人群PANES总分、人行道自行车道基础设施、公共体育设施、交通治安安全得分均高于超重者,差异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在控制了人口学变量后,以居民BMI是否超重为因变量,以居民居住周边环境的7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公共基础设施越完善(OR=1.493,95%CI=1.100~2.026),居民的体重状况越好。研究结论:1.BMI值显示未超重人群对居住周边环境的人行道自行车道基础设施、公共体育设施、交通治安安全的满意度较高。2.居住周边环境对居民BMI水平具有一定的影响,公共体育基础设施越完善,居民体重情况越好。